第454章 若违背我意志,十倍还(2 / 3)

加入书签

陈静奇冷哼,满是不屑:“区区姜阳而已,我青江陈家又有何惧?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他。陈老,我看你是被姜阳吓破了胆。到了青江,我给你安排一个会所,娱乐放松一下。”

看陈静奇态度如此坚决,陈冰峰终究每多说什么,最后长叹一声。

……

下午两点,苏紫烟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招待致公堂和周玄波魏青几人。

陈琴,宫羽化,宫傲雪,白子歌, 周玄波,魏青,白央等人都列席共桌。

第一次融入这个家庭的周玄波很喜欢这种氛围,一时间感慨万千。

多少年了,他都从来没有这种大家亲如一家的感觉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周玄波话儿多了起来:“姜先生,有些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姜阳:“周老,以后你就是自己人,有什么话,直说无妨,不必有任何隐藏。”

姜阳对周老是由衷的喜欢。

他很清楚,淮江的问题很大,要想彻底改变,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够。需要一个意志和志向都和自己一致的团队一起来推动。

而周玄波和魏青,都是本地的名门望族,七十年的名誉积累,在淮江的人群之中有极高的名望。他们挑头去做很多事情,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宫羽化陈琴他们比不了的。

这就好比当年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推行科举,北方士族读书人怎么都不愿意参加。这搞的朝廷的科举失去了公平。朱元璋连续下了多道圣旨都没用。

最后,朱元璋亲自找到刘伯温刘基出面,刘伯温给北方士族读书人写了一封信。士族读书人这才赶京科考。

连堂堂一国之君都尚且如此。

可见要做事,得找对人。

姜阳在淮江没什么根基,虽然有名望,但实质的影响力却很小。而周玄波和魏青这俩老头就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至于陈琴宫羽化,曾经或许名望很大,但被打压多年,影响力有限。

周玄波显然感受到姜阳的意思,说话都很激动:“虽然先生在金陵论武会上大杀四方,力压群雄。但淮江武道的局面却仍旧不乐观。首先,金刚门,鼎剑阁和合修堂的根基还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先生杀了他们那么多人,接下来只怕他们不会甘心。这终究是个隐患。”

姜阳点点头:“这一点我也想到了,无妨,我拿下淮江令之后,颁布的第一道武道魁首之令,就是要灭尽这三家。”

周玄波吃惊不小:“灭尽三家?”

姜阳笃定道:“嗯。这三家,不能留了。合修堂背靠同修宗, 伙同北海神社,罪不可恕。金刚门,鼎剑阁也都烂透了。这样的门派,留在淮江武道是毒瘤。”

周玄波有点被姜阳的决绝给震慑到了。

够狠!

但转念一想,周玄波就理解了:“姜先生此举,深谋远虑。虽然短时间内会造成淮江武道的动荡。但长远看,有利于淮江重塑格局。非有志向的人,做不出这样的决定。”

魏青更是激动,满脸兴奋:“那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行动?灭尽三家非小事,我们是否需要从长计议?”

姜阳摇头:“不必麻烦,我下一道命令就行了。”

说完,姜阳冲门外叫了一声:“卓一刀铜山。”

两人立刻走了进来,也知道姜阳有大事要宣布,表情十分严肃。

姜阳问:“中阶监狱另外九人,是否已经到达金陵?”

卓一刀:“早就到了,随时等着王爷吩咐。我现在就叫他们来见过王爷?”

姜阳摇头:“不必了。你去传我的话,让他们灭尽金刚门,鼎剑阁和合修堂。三天后,我要金陵这土地上,再无这三家。”

卓一刀想都没想,还有几分小激动:“好。我这就去安排。等我好消息吧。”

说完,卓一刀便带着铜山兴致冲冲的走了。

干架这种事情,他们最喜欢了。

而且,中阶监狱十一人,其中有八脉轮级别的强者。他们联合出手剿灭三家,不会有任何障碍。就算是仲少在,也很难抵抗他们的联合。

在姜阳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在周围人眼里就很吓人了。

一句话,就灭尽三家?

难道姜阳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底牌和手段?

鉴于此前姜阳在金陵做下的一桩桩大手笔,他们倒是不敢怀疑。

姜阳抿了口茶:“周老,三家之事已经解决,还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周玄波深深叹了口气:“金陵最大的毒瘤,其实还是 北海神社。金刚门也好,鼎剑阁也罢,又或者是合修堂。都只是小虾米。而躲在背后的北海神社,才是真正的大老虎。北海神社不除,金陵永无宁日。”

魏青深以为然:“没错。金刚门,合修堂,鼎剑阁,还有之前的朱家,沈家等等顶级豪门都是北海神社扶持起来的。这次就算先生把这些小虾米都给灭尽了。只要北海神社还在,他们分分钟就能重新扶持一大批新的豪门势力起来。如此恶性循环,受苦的还是淮江这片土地上的人啊。”

姜阳双手揣着茶杯,双目冰冷,喃喃的念叨着:“北海神社!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