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传承神通,决战大祭司(2 / 4)

加入书签

字是我师父向天求来的。你和我大禅寺本就有着不解渊源啊。”

姜阳还想说点什么,一禅小和尚忽然道:“姜阳大哥,你就答应师父吧。求您了。”

“多年来,我师父一直觉得愧对了度厄方丈的重托和期望,一直想为这佛舍利找一个有缘人。传续这份佛门机缘。你和师父有缘,请你收下。”

姜阳瞥了眼一禅,随后问:“我和法河大师有缘?”

一禅眼睛有些泛红,重重点头:“嗯。今日,便是师父的圆寂日。师父本以为要带着佛舍利和金钵台永远的埋沉于地。不想你就来了。这不是佛缘是什么?”

“你收下这金钵台,就是在传续佛缘。而且,更是在度化师父啊。”

唰!

姜阳豁然转头,看着法河,神色里更增添了几分敬重。

法河大师微微含笑:“姜阳施主,你和我师父度厄有旧缘,如今从我这里开始,传续这份旧缘。”

姜阳不解:“为何,我接下你的金钵台,便是在度化你?”

法河大师念了一句佛号:“佛说,放下执念,立地成佛。我修佛数十年,却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执念。我想这才是我和佛舍利没有佛缘的原因。如今,我唯一的执念,便是为这份佛缘找一个传续人。施主若接下这金钵台,也就接过了我的执念。换句话说,施主在帮助我放下执念,在助我成佛,这便是度化。”

轰!

姜阳忽然浑身大震,心中忽然有一股说不出的明悟。

自打姜阳离开锁龙监狱以来,还是第一次产生如此直击灵魂的明悟。

上头,热血沸腾,头皮发麻。

体内的行气,忽然间都变得与众不同了。隐约有一种要突破束缚,更进一步的趋势。

在不断蓄势!

佛门的普度众生,俨然也是一种重责。

以己度人。

原来如此啊。

法河似乎察觉到了姜阳身上的变化,微微含笑道:“果然,姜阳施主是有缘人。施主可曾听过一个故事?”

姜阳感受着体内的变化,道:“请大师赐教。”

法河道:“口头禅,这三个字的意思,想必先生都知道吧。”

姜阳道:“知道,是一种禅法,挂在嘴上说,没有实证功夫。也就是所谓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吹牛比。”

法河大师道:“不错。所以禅宗六祖的创始人达摩祖师在一百多岁的时候,千里迢迢从天竺来到了大夏,传递禅法。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禅法不是用来说的,是用来行动的。”

“佛说,普度众生,不是用来说,而是要佛徒要实际行动去度化众生。哪怕身死,亦不悔。这才是我大禅寺真正的禅法。”

姜阳体内的明悟越发的狂盛,行气飙升。隐约之间,仿佛触摸到了一个无形的门槛。

姜阳知道,自己的脉轮境,有了再行突破的迹象。

这种机缘,可遇不可求啊。

法河大师,了不起。

而这时候,法河大师感知着姜阳体内的行气变化,继续道:“我再给你说一个例子。苏东坡,那么牛叉的千古文豪,有一天写了一句禅法感悟。他觉得写的很好,便让书童把这句禅法,带去河对岸的金山寺,给他的老朋友佛印禅师品鉴。”

“这禅法有四句话——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四句禅语的确写的很好,横盖万千,预示着苏大文豪的定力非常好,往紫金莲上一座,八风都吹不动,所有的外物都无法让他动念。”

“不得不说,苏大文豪的禅法写的很好,心中境界也很高。他本以为佛印禅师会给他很高的评价。结果书童带回来佛印禅师的评语。就两个字——放屁。”

“苏大文豪见了评语,顿时不服,渡河去往金山寺,大叫老友佛印禅师出来说个缘由。却不想佛印禅师回了一句经典的论述。你可知道是什么?”

姜阳越发好奇:“不知。”

法河大师道:“佛印禅师回答很简单,就 一句话——好一个八风吹不动,结果……一屁过江来。”

“苏大文豪听后浑身大震,瞬间开悟。”

姜阳身体大震,如遭雷击:“原来如此。苏大文豪的文字境界再高。却也只是口头禅。而真正的禅法,在于行动。”

说完,姜阳闭上了眼睛。

许久,姜阳重新睁开双眼,单掌做礼,恭敬无比:“我懂了。多谢法河大师点化。这金钵台,我接了。”

姜阳立志要承继父亲和爷爷的意志,再开姜氏府。

姜氏府的黑白羽,度化人间。

而现在,姜阳如果连法河大师都不能度化,还谈什么重建姜氏府?

这不是口头禅是什么?

姜阳虔诚的伸出双手,接过了金钵台。

法河大师笑了:“姜阳施主,你比我厉害多了。我也是到了如今晚年,才想明白其中奥妙。而你才二十岁出头,便可收发自如。不愧是姜华陀的孙子。其实,当年姜华陀也是在度厄师父的点化之下,才做出了那个决定。真是缘分啊。”

姜阳还想问的时候,法河大师已经回到了蒲团旁边,面朝着墙壁上的金佛像。

“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