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七天七夜(2 / 3)

加入书签

个来钱多多,人员上千团防的大队长,不惯于阴谋诡计,不行!杨希炯,眼珠子贼溜溜的转啊转,转出一个办法:他的团练大队中的团丁刘兴炳,与三角寨人金大牛是亲戚,如果要刘兴炳以送信为由去赚开寨门,那时……。

被围第四天,也就是7月24日下午,刘兴炳经不住杨希炯的威胁逼迫,按杨希炯的嘱咐去送信。杨希炯信誓旦旦,讲义气、说交情,满嘴江湖豪情、人间正气,保证:只是让刘兴炳去送信!

转身回来,嘴一呶,他最得力的两个团丁,跟上了刘兴炳。

刘兴炳老实!当三角寨守寨门的人,为这个老实人打开寨门后,匍匐而到寨门前菜地的两个凶悍团丁,提着四把盒子枪,从茄子地里,一跃而起,在守寨门人懵圈的眼神中,冲进寨门,一枪打死他,四把盒子枪控制了寨门。

集体匍匐而来,在稍远处的徐代才营白军,蜂拥冲了进去,三角寨沦陷,财物被洗劫一空。

寨内男女老少80多人被抓获,全部押送到达县的南岳街上蔡伦庙。

三角寨刚一沦陷,负责进攻的刘玉玲、严静秋两营敌人,迅即对联升寨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三角寨失守,敌人的两挺机枪架在三角寨顶,虽仍是仰射,但角度小了许多,威力大增,打得联升寨寨墙上乌烟瘴气。

可联升寨有蔡奎、金冶平这两个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在,敌人的进攻一次又一次被打退,每次都要留下尸体和伤兵。

为了坚守更长时间,等待外援,蔡奎、金冶平要求节约子弹,必须“一枪一个敌人”的精准打法,造成敌人极大损失,打退了敌人的反复冲锋。

守寨的困难,来自寨内。联升寨内都是穷人,家中本来就吃一顿找一顿,寨子里无水源,吃水要到河里去挑,这四天的坚守,寨内粮食、饮水、弹药,严重不足。最严重的是子弹,每枪不足五发了。

徐代才、刘玉玲、严静秋见联升寨防守有力,没办法,继续采取“围困”策略,围而不攻,等待寨子里粮、弹、水,断绝后路,束手就擒。

杨希炯回到南岳,负责审讯关押的80多人。在审讯中,他继续玩起了他的“义气”、说话算话的“耿直”,诱骗被抓的党员群众,“说清问题就不追究”。朴实的三角寨人,只求脱身回家,就如实说了,凡是参加过抗税抗捐活动的、给地下党送过消息的、发表过不满言论的,看不顺眼的,只要坦白后,就拉出后门,用刀砍死,80多人,砍了七十多颗脑袋。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杨希炯骇人听闻的屠杀,震惊了虎城、南岳、龙胜周围的十里八乡,虎城党支部自知缺乏营救能力,十万火急的向中共梁平县委报告,梁平县委手中没有武装,于是十万火急的通知杨勃、李云程从太平场回虎南去救援。

青年共产党员杨勃,曾经是“虎南大”地区的儿童团团长,多次参加过“虎南大”除恶杀奸活动,年龄虽小,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他这个虎南大,是虎城、南岳、大树三个大乡的儿童团长,成员可是以千计的。

李云程也曾是虎城游击队员,壮丁大队的中队长,武装斗争经验也很丰富。

杨勃接到县委的通知后,立即连夜赶到虎城腊树沟党员李大荣家,召集各乡农会负责人紧急研究解救方案。

李云程和另一壮丁中队长袁树森到联升寨附近侦察。中午,李云程、杨勃、袁树森等集中在虎城孔家沟开会研究营救方案。

营救的难点,在于需要一支精悍的队伍,冲到寨门前。寨门前不但是敌人重点防范区域,而且是敌人攻寨的主战场。

如果强攻,壮丁队的武器、人员的军事素质,远低于刘存厚的白军,就连杨希炯的团防大队也比不上,怎么办?

苦恼、愁眉苦脸的众人,吐出的烟雾弥漫了屋中,大家默默无语。

放哨的交通员冲了进来,向李云程报告:有九人一骡前来,是全副武装!

众人紧张起来,莫非是狡猾的杨希炯又玩诱骗的套路?

杨勃和袁树森嚷着要集合壮丁队将来的人捉起来。

李云程和众人商量后,摆下了阵势。

前面是八人一骡,有一人独自在后,在跟孔家沟的一个村民说话。

杨勃戴着烂草帽,斜背着背兜,装着下地与来人邂逅。

“我要找李云程。”

“什么事?”

说话的人是顾之祥,他是大山坪的人,带着组织介绍信来这接头的。“我找他买牛。”

“什么牛?”

“我要买花水牛。”世上哪有花水牛?这不过是接头暗号。

“有,跟我来。”

这是个肮脏破烂的屋场,污水横流,畜粪到处是,李云程、袁树森把上了膛的盒子枪别在后腰上,其他参会人员各持武器,隐伏在屋场的各处。

杨勃扔了背兜,带着八人一骡,来到屋场,进屋场时,原来向杨勃问路的人,被他身边一个长着双眼皮、鸷鹰眼的青年捺倒一边,上了前。

杨勃按计划把来人带到屋场入口,指了一个开着门的房屋,转身准备闪开。

谁知那领头的双眼皮清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