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仙师指路(1 / 2)

加入书签

见吴焜两眼放光,全神贯注,张洪笑了笑,讲得更带劲了。

徐允士当了参谋长后,果然城万红军打起仗来,不一样了,五爪垭战斗的战果就多了。

1929年8月7日,廖雨辰召开剿共会议后,亲到白羊区坐镇指挥清乡,成效不大后,主力向井溪坝扑来。

指挥部决定避其锋芒,撤退。徐允士力排众议,反对一味的撤退!他提出利用五爪垭的有利地形,进行伏击。他的主张,得到胡洪疆和吴会治的支持。

廖雨辰团的汪厚营,从白羊走到五爪垭山坳时,徐允士一声令下,埋伏在山上的土炮发出了振天动地的轰击,接着,一些胆大的红军游击队员,在敌队伍两侧,用百多枝火铳,数十枝步枪,进行射击,把垭口打得硝烟腾起。随着徐允士的吼声,胡洪疆、吴会治率队从左右山坡上,李家俊和徐允士率队从谷中,呐喊着冲出,汪厚的这个营大败,溃散。

廖雨辰主力占据井溪坝后,8月14日,李家俊和徐允士挑选了50多人的精悍队员,组成“轻骑队”,一夜行军六十多里,来到白沙河乡。白沙河驻军一连,有长枪七十多支,敌军中值星魏排长,是起义军的地下人员。李家俊化装成赶场农民进入场镇,中午,魏排长按事先商量的计划,命令全连持枪下河,架枪洗澡。敌人正洗得热闹,三声枪响,红军四面包围了正在水中的敌人,夺走了全部枪支。

接连失利后,廖雨辰收缩阵地,加强清乡,再不敢小队出动了。

9月18日,李家俊聚集红军和农军近千人,再次猛袭白羊庙,打死敌排长陈伟以下20多人。

城万红军的这一系列胜利,鼓舞了革命群众,声势更大了。也让刘存厚受到了各界的奚落,成都的报纸上就登载了报道:“为数千揭杆而起的红脚杆农民玩弄掌上,欲左则左,欲右则右,朝东暮西,疲于奔命,不禁怒发三千丈,火烧民房四百家……廖大怒,烧毁白羊、固军等地民房数百家,然后退回万源城。”

城万红军取得了反刘存厚的第一次围剿胜利。

听说前年在这个食店里,桌上笑谈的那个中年革命军官唐伯壮牺牲了,吴焜有过短暂的悲伤,又陷入沉默。

“吴焜,吴焜,焜娃,焜娃,你怕了?……”

鼻孔中重重有声:“哼!张大哥,你小瞧人,我是革命战士,一辈子都是,怕过谁!”

过了半晌:“张大哥,我有几个疑问,想问一下?可以吗?”

“你问吧!”

“外地去工作的同志,困难大吗?”

“这也是县委一直不同意你去的原因,真的很难。一是生活上,当地党员们都是穷人,没有多余的粮食。二是城万红军是平时生产隐蔽,战时才集中作战,说白了,他们都有家,有住处,有户口。外地去的同志,这些都没有。”

“张大哥,听你说,那些狗屁的什么收款委员、提款委员、稽查专员,不是吸老百姓血的吸血鬼吗?个个算得上是罪恶滔天,为什么不杀了他们?反而留下后患。”

“他们算俘虏吧?!红军不杀俘虏,缴枪不杀的。”

“起义部队原来只有3个主要领导,就被叛徒弄死了2个,为何不先清理叛徒?”

“组织上在考虑吧?!”张洪的烟杆拿不住了,额头发热。

“他们是真的红军吗?徐营长和胡军需都当了领导?”

“确实是党的城万红军,是根据城口县、万源县的地名来取的,徐允士同志是总指挥部参谋长兼手枪队队长,胡洪疆同志是二支队支队长,他的支队主力是他家住的旧院那一带的背煤工人,战斗力很强。”

“那些有钱,穿长衫的士绅是真心参加革命吗?团防团丁也当红军?人多不多,我是说在部队里他们占有了几成。”

“你这个同志,士绅参加,是党的政策,团丁参加红军,很正常嘛,你还是国民党军阀的兵?”

“我们投降王陵基,是打散编的,为什么团防队过来,建制不变?”

张洪额头上终于冒了汗,这话谈的!

……

临近中午食客要来的时辰,两人才收起话篓子,到前院饭堂。

却见一个30许,军容严整的军官坐在堂中桌上饮茶,不是李德彬,是谁?

不经意间描见张洪轻轻擦拭头上的汗和嘉许的眼神,李德彬的眼神,从问询变为欣喜:“焜娃,走,我请你去吃冒儿筒,这里人多,闹得很。”

吴焜暗道:怎么人多了?饭堂里一个客人也没有。懂事的回:“要得,李大哥,我请吧。”

两人在街上蹲着吃了饭,回营的路上,李德彬悄悄用少见的严厉哼:“闭起你的铁嘴巴!”

侧头瞅,眨巴眨巴眼,一口重重的浊气呼出:“嗯!”

心中有了希望,有了信仰,生命有了活力。军官士兵们发现:吴焜爱笑了,常常在躲着笑,吃饭更猛了,几天间气色大为转好,虽仍瘦削的脸上,泛起健康的红色,竟然还有更红的青春痘,让官兵们多了说笑的话题。更特别的是,这小子练功也更勤了,过去偷偷练的峨眉山武功,现在不管不顾的在一边练,军营里的大小武器练了个遍,特别是重机关枪,更是他的最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