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火中取粟(2 / 3)

加入书签

杨森命令:援鄂军立即全部撤回宜昌固守。

北线魏楷,早有预案,接到北伐军两个军来袭的情报,见势不妙,马上收拢了部队。刚接杨森命令,他第一时间就下令撤退!下令毕,自己骑上马就向宜昌狂奔而逃。

南线疾进的援鄂第一军,前敌总指挥曾述孔,接到了杨森和何金鳌的撤退命令。谁知他自认为自己是蜀中名将,没将北伐军放在眼里,托词不退,给杨森报告说军队已经散开,无法立即撤退。继续祸乱湖北,每天大把进钱,米酒狂饮,鱼虾猛吃,部下抓来的“少女土匪”让他夜夜新郎,那里值得撤退?面对北伐军李宗仁“钢军”七军的猛烈攻击,硬起八股筋进行抵挡。

李宗仁和唐生智,挟北伐连胜之威,强兵在手,民众支持,见曾述孔没有逃走,不怒反喜,大军展开攻击。曾述孔稍一迟缓,前线一个师的退路,就被北伐军截断,这个师马上大败,连杨森在该师当团长的亲四弟也战死了。

消息传到万县,杨森慌了,一日数电,严令曾述孔撤军宜昌。

曾述孔此时退路已断,慌不择路,无奈北渡到沙市,又被跟踪而来的唐生智第八军包围,曾述孔只有老着厚脸皮投降。好在何金鳌逃出包围圈外,收拢了一些残部,狂奔逃回宜昌。

北伐军进展神速,四个军的兵锋,隐隐形成合围宜昌的态势,直指入川大门西陵峡口。川军见回家的退路将断,才放开手脚,与北伐军苦战,有卢金山屯集的粮弹支持,北伐军来得仓促,攻势被抑住了。

杨森得到北伐军合围,宜昌周围开始发生战斗的消息,骇得魂不附体。

他知道,自己那4万“精兵”,在民众拥戴的北伐军面前,无异于一盘豆芽菜,想吃就吃。还有最大的威胁,来自于西边那几个四川军阀,自己当时糊弄刘湘时,用的是支持北伐的名义。假如四川军阀中已经正式就任北伐军军职的刘湘、刘文辉、刘成勋和赖心辉中任何一部,打着革命的旗帜,借北伐军讨伐之名,顺流而下,自己瞬间就要消失在四川的舞台上,那时把自己交给北伐军,说不定脑袋都保不住。

一声“备马!”令下,拉着平时跟朱德相谈甚欢的黄蒂牧,窜到了门外。也不管黄蒂牧一身白西装、白皮鞋,是否适合骑马,叫卫兵抬他上了马,就向西较场的朱德军官学校而来。

冲进军校校长室,挽着朱德的手就不松开,一遍遍:

“哥哥也,玉阶兄,这事全系误会。兄弟我决心倾向国民革命的诚意,你是知道的。此次出师鄂西,完全是为了响应北伐,怪只怪曾述孔那个二杆子、烂杂皮,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不待他说完,朱德严肃地指出:

“既是出师北伐,却假援鄂旗号,名份就不正,实难免资敌之嫌,何况又与卢金山联兵一气,进窥武汉、常德。区区误会二字,怎么解释得清楚!”

杨森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涎着脸辩解:

“这个,出兵假援鄂名义,本是为便于军事上的运用。卢金山等部,在兄弟影响联络下,亦有倾向革命的意愿,不过以彼等与吴佩孚的历史关系,目下不便公然倒戈罢了,但绝对不敢与北伐军为敌!今天这个尴尬局面,实非我本心,如何收拾,还望玉阶兄教我!”

为了尽量争取他,朱德耐心指出:

“事到如今,只有速派代表赴汉口向国民政府解释澄清,请求宽大既往。同时通电就职,以切实行动证明自己确实加入了革命阵营,取得谅解。不知子惠兄以为如何?”

黄蒂牧:“军座,朱代表这是在顾念你们的朋友情,我们失去了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再也不能失去与朱代表的友谊了。”

杨森连连点头,对朱德说:“玉阶兄,你能否向北伐军总司令部说明,只要四川的那几位不来打我,我愿跟你到武汉去,任职、改旗帜等一切事宜,子惠愿听从北伐军的安排。”

朱德答:“好吧,我马上为你向北伐军总政治部呈请报告,估计不会马上答复。你在宜昌的政府官员领头的是哪个?”

黄蒂牧:“是省府副秘书长周建侯。”

朱德:“那就请黄先生立即电告周先生,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汉口,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的邓主任汇报,至于汇报的内容,你们懂的,这个时候了,再装神弄鬼的,怕是把自己的脑壳玩脱了。”

杨森:“老黄,快去办,以我的名义,叫老周连夜出发,办不好,他就自己跳到长江里算了。”

朱德又道:“子惠贤弟难得到军校一趟,有件事跟你商量,就是我帮你办的这个军事政治学校,目前已到学员只有四百来人,听说还有许多来参加的学员,受阻于地方,是否,请——”

“有这种事?”杨森用询问的眼光望向黄蒂牧。

黄蒂牧:“我也听说了,有些县长、乡镇长,土霸王,地头蛇,担心穷学生来学会军事后,他们压不住,拦截了一些学生。”

杨森佯做愤怒:“给老子下个命令,谁敢拦阻,军法从事!”

朱德:“学员多了,生活训练拥挤……”

杨森果断:“黄厅长,给老白、白戴中说,马上腾出白岩书院,把那些不识字的睁眼瞎丘八学员,安排到那里去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