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陈粒的三首歌(上)(1 / 2)
凌晨四点。
天空已经渐渐泛起了鱼肚白。
隐隐约约听见了附近已经开始有公鸡打鸣的叫声。
李墨白回到了客厅里。
此时此刻的余鱼鱼像一头小懒猪一样呼呼大睡。
手里竟然还握着亮着屏幕的手机。
界面停留在和sa姐的聊天框里。
即使是醉的这么厉害,她也还放心不下李墨白。
李墨白想到这儿心头又一暖。
他紧贴着余鱼鱼躺下,迷瞪了一会儿。
半睡半醒之间挣扎了几次。
始终还是睡不着。
他决定起来制作歌曲。
距离比赛已经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了。
除了制作伴奏,还要把词和曲都教给余鱼鱼。
正好录音棚里的新设备到家了还没试过。
李墨白推开了录音室的门,坐在了制作台旁。
一切疲惫和困倦都烟消云散。
这是他肉体和心灵所归的地方。
他开始用心的在构想。
前世一首首经典的女声歌曲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依据着余鱼鱼独特的声线和声音的特质。
突然想到了前世的一位女歌手。
觉得她很适合演唱这位女歌手的歌曲。
很快就敲定了第一首。
也是很有难度的一首歌。
来自前世的女歌手陈粒的《小半》。
陈粒是李墨白非常喜欢的女歌手之一。
在演唱会上她总是一袭盛装,慵懒的拿着一支话筒。
在台上扭动、旋转,真假声交替,气息随感情而流动。
在陈粒的音乐里总是能感受到很浓郁的颓废美感。
曲和词都很妙,文艺又沉郁,总感觉背后藏着入心入肺的感情故事。
在前世有着“民谣界第一老公”的称号。
在李墨白的理解中。
《小半》是一首表达情绪的歌,整首歌的主体情绪就是恋爱中比较主动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期待,幻想,不安。
歌中有一句“一切风干后你与我无关。”
字字都戳心。
暗恋其实就像一场闹剧。
从起初的好感、羞涩、揣测、接近。
到后来的接触、失望、偏执、跌倒。
再到最后放手、不甘、无奈、难堪。
万千心碎,其实不过是独自在内心上演着一场又一场自以为情节跌宕起伏的舞台剧罢了。
《小半》的歌词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对爱人不舍无奈又不得不放手的伤感。
“无辜不知所以然”
“不应该、舍弃了,死心了、放手了、断念了,无可奈何不耐烦。”
每一句话都写在心尖,唱到心坎。
《小半》这首歌曲的格调是非常的高。
歌词是文学化,排比化的,是词作者才华和情绪的展现。
特别是后面有一段陈粒作的86拍的节奏以及渐进的旋律完美配合。
很多人都是先听曲,进而翻看歌词,然后又惊为天人。
既然敲定了第一首歌,李墨白就开始了歌曲制作。
整首歌用到的乐器并不多,也是很常见的几大乐器。
有吉他、架子鼓、钢琴等。
而且民谣的歌曲制作起来相对还是比较简单。
窗外太阳初升,一缕夏日暖阳透过窗户照在了李墨白的脸上。
他对待音乐是那么的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没有一丝杂质。
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更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早上九点钟。
整首歌曲的伴奏已经制作完毕。
李墨白放下耳机,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
他觉得自己此时的状态非常的好,根本不像一夜没睡的状态。
身体感受到的是到前所未有的轻盈自在。
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通透。
既然这样。
何不趁热打铁?
他决定继续第二首歌曲的制作。
脑海中又蹦出了几位女歌手。
一一细想,又一一排除掉。
正在苦思冥想中。
窗外忽然变了天。
刚刚的艳阳高照,顷刻间乌云密布。
中午时分的天空黑的像是傍晚。
气压开始变得越来越低。
迎来了一场暴雨。
黄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的落在屋顶。
李墨白望的出神,把自己放空了的去发呆。
五分钟后。
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些歌词。
他不知不觉的把它们哼了出来。
“我看过沙漠下暴雨.....”
“看过大海亲吻鲨鱼.....”
“看过黄昏追逐黎明.....”
“没看过你.....”
这么一哼。
第二首歌。
便有了。
还是陈粒的歌曲,叫做《奇妙能力歌》。
这是一首文艺民谣。
纤细的嗓音,脆弱如初恋,禁不起一次深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