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四方皆动(下)(1 / 2)
见徐宣犹豫不决,董临连忙继续进言,分析利弊。
“府君,莫要忘了,黄巾贼寇最擅裹挟民众,若是就此放任之流...”
“吾只恐城内的谣言有一语成谶之日。”
“董郡尉所言极是。”徐宣沉吟片刻,想到州牧正在征伐徐州,恐怕是远水难救近火,终于做出了决断。
他问:“董都尉,你需要多少兵马,可有把握?”
“三千人足以破贼。”听到这话,董临大拍胸脯,自信满满地道。
“好!”徐宣身子前倾,凝视对方,五指伸开做翻覆状:
“你说三千,我给你六千!”
这话令场上众人皆是一怔。
“府尊,城内兵卒加在一起也没到五千啊。”祭酒王异忍不住提醒道:
“如何抽调六千人马去平乱?”
“府城兵马不能抽调太多。”徐宣摇了摇头,望向董临:“董郡尉,不是不信你,而是如今局势变化不清,我需要留下足够人马保一郡稳妥。”
“城内兵马我只能抽调一千予你,骑兵步卒各半,如何?”
什么如何...
你方才说六千,这一眨眼的功夫怎么变成了一千...
逗我玩吗?
董临城府不深,心有不满面上便有显露.
要知他这郡尉在齐郡境内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是负责所有军事和治安事宜,并不是随意可让人轻侮戏弄的。
哪怕那人是郡守徐宣。
“郡尉稍安勿躁。”徐宣笑了笑,安抚道:“军国大事,徐宝坚岂敢戏言?”
“除临淄城内调遣一千,我今日便会文书传令,命博昌县和利县各抽调一千人,这一起便是三千人马了。”
听到这里,祭酒王异忍不住插口道:
“府军,这两县兵力本就不足,若是这般抽调,恐无自保之力啊。”
“若临淄有失,贼人更是势大难制,难道那两个县便能保住?”
徐宣倏地转首凝视王异,一脸决然:“事有轻重缓急,如今第一要务,便是在保我郡治临淄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尽全力去荡寇平贼!”
他说这话时,却没有留意到堂上左侧某个吏员闻言神色一动,旋即嘴角上扬,似是颇为喜悦,不禁露出笑容。
不过片刻之后,那吏员又正襟危坐,一脸肃然。
这时,徐宣正对着董临温言道:
“也劳烦郡尉自己辛苦些,再去凑齐一千人马。”
“府尊,你都说了只许抽调本城一千人马。”董临大感无语:“我去哪里变出这一千人啊?”
“如今贼人来势汹汹。”徐宣饮了口热茶,手指在几案上轻轻连敲:
“正需我齐郡军民同心啊。”
哒、哒、哒...
“军民同心...”
董临喃喃自语了会,望向徐宣,循着他的视线转向几案,突然恍然:
“郡守,你的意思是要城内的几个大户...”
“咳...”
徐宣打断了对方续言:“郡尉,这件事你是本地人,更合适开口。”
“明白明白。”董临连连点头,心中暗自计算一番:
“要是这么凑凑,倒确实还能凑出一千余人。”
“只是郡守,还有两千人的缺口...”
“咱们郡内已尽全力,若是兵力还是不足,那自然只能向上级求援了。”
徐宣望向王异:
“你即刻写份文书,阐述事情始末,向咱们的刺史大人求援,请他派遣两千强军,助我齐郡守疆御敌,平息贼患。”
“府君,臧洪可是袁绍所任命的,”王异有些迟疑道:“未必会答应啊...”
“他会答应的。”徐宣眼中精光一闪,环视众人:
“他若不答应,咱们便向另一位青州刺史求援。”
“这位见危袖手,咱们另寻助力,合情合理...”
说着,徐宣望向众人挤了挤眼,笑呵呵道:“不论是袁本初还是咱家州牧,应该都挑不出理吧?”
郡守难得显露这般促狭作态,众人连忙识趣地配合大笑起来。
田楷,正是白马将军公孙瓒所任命的另一位青州刺史。
在公元191年到194年,青州其实同时存在着两位刺史。
群雄割据的时代,不算什么奇闻。
.......
兖州,陈留郡。
郡守府后苑。
今日秋高气爽,太守张邈正在此举行一场宴会。
宾客人数不多,不过三五成群,皆是青衣白袍,清雅俊逸。
妙口温言,郎朗话语,论典引经,滔滔不绝。
“绮袖丹裳,蹑蹈丝扉。盘跚蹴蹀,坐起昂低。和畅善笑,动扬朱唇...”
“伯喈公此作,情辞之优美,令人心神皆醉啊。”一个青年点评,满脸敬慕。
“我倒是更欣赏伯喈公的述行赋。”另一人青年也曼声轻吟:“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悟卫康之封疆。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伯喈公,正是蔡邕,举世皆知的名臣大儒,通经史、善辞赋,更通晓音律书法。
当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