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结束(二合一章节)(2 / 3)
并且,随着音乐的轻重缓急,整个人的都表现出不同的神态,似乎整个人已经沉浸其中,感受了一场古战场的厮杀场面。
这叫品味。
如果用几句古诗词来形容那就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当然,这是对听懂的人而言。
“哎呀,我依然听不懂,不过听起来很不错,有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音乐听起来就像是看电视时遇到紧张局面时的背景音乐,听起来太有感觉了。”
“我就是弹琵琶的,这首曲子太棒了,希望鸟哥后续把乐谱发布出来,我一定要学会弹奏。”
“别的咱不管,我就知道鸟哥弹的很牛掰就行了。”
“鸟哥看起来很沉醉呀,那样子好搞笑。”
“这就是鸟哥为什么能创作出好音乐的原因,他用心了,自己都能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中。”
大家说道。
王羽能懂自己的音乐吗?
当然能懂,他兑换音乐的时候,就把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其中意境好好的感受了一番。
如果自己都没有感觉,是不可能把这首曲子演奏好的。
正因为体会了其中的意境,所以,弹奏的时候,他自己也能沉浸其中。
此刻,他就如同一位坐镇军中的统帅一样,以琵琶为军令,来指挥手下千军万马来作战。
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小战、大战、敌军败阵、众军奏凯、得胜回营。
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
“铮~”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这场战斗落下了帷幕。
“呼~”
王羽轻吐一口气,睁开了眼睛,如同一次时光穿梭一样,从古战场回到了现代,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看着直播间里聊的正嗨的网友们,笑了笑,
“这首音乐完了,大家感觉如何,接下来,我们换一首优美的少数民族乐曲,这是一首葫芦丝乐曲,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旁边的阿奇闻言,赶紧把葫芦丝递了过去。
网上,大家相当的热闹。
“葫芦丝呀,我最爱葫芦丝。”
“鸟哥竟然要吹葫芦丝,太好了,我这段时间正在学习葫芦丝。”
“葫芦丝好听呀,那种悠扬的声音,非常好听。”
“一首经典的葫芦丝音乐要诞生了。”
“学习葫芦丝要抓紧了。”
“啊呀呀,我是傣族的,最爱葫芦丝。”
葫芦丝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简单易学,并且吹出来的音乐悠扬动听,令人流连忘。
王羽把葫芦丝放在嘴边,开始吹奏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首歌是由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一首傣族乐曲,曲调悠扬,旋律动听,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傣族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
月光下,竹林中飘来了阵阵的葫芦丝声,安静恬适,清幽淡雅。
当然,这首曲子是有填词版的,不过,大家最喜欢的就是葫芦丝演奏版的,听起来更有感觉。
“啊啊啊啊,我爱了,这首音乐太好听了,我沦陷了,我一定要学。”
“我瞬间想去学葫芦丝了。”
“作为傣族人,我现在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地方工作,鸟哥这首歌,瞬间把我带回了家乡,带回了我生活的那片凤尾竹林,小时候,爸爸经常在竹林中教我吹奏葫芦丝,突然之间我想回家了。”
“这首歌太好听了。”
“鸟哥,求曲谱,我要学会这首曲子。”
悠扬动听的旋律一时间征服了很多人。
相比之前的音乐,这首音乐更能让大家感受到旋律的优美。
不说别人,吹奏着这首音乐,王羽一瞬间都想去南方旅游,感受一下月光下的凤尾竹林,在凤尾竹林中吹奏葫芦丝。
那感觉,一定非常美吧。
一曲完了,让大家还没有听尽兴。
“这么快就完了,还没听过瘾呢。”
“鸟哥,再来一首,再来一首呀。”
“太好听了,还想听。”
“鸟哥,不要停,继续嗨。”
王羽见状笑了笑,
“葫芦丝到此结束,以后有机会,我给大家整理几首好听的葫芦丝音乐,时间不早了,接下来我们继续下一个,你们认识这种乐器吗?”
随着说话,王羽拿出来一件造型奇怪的乐器。
这是一个粗糙若枪型一样的东西,巴掌大小,上面有很多孔洞。
“陶笛,这不是陶笛吗?”
“陶笛,经典潜艇型陶笛。”
“这是陶笛呀。”
“下一首音乐是用陶笛演奏吗?”
看到这件乐器,大家纷纷说道。
王羽手里拿的正是一个陶笛。
陶笛,世界乐器,不专属任何国度。各国各地域都或长或短有过陶器时代,都曾各自有过、或相互借鉴改革研发陶制笛子的记录。
和陶笛类似的乐器,那就是埙,埙,是我们的传统乐器。
两种乐器音色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