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大褚的叛贼已经够多了(1 / 2)
镇南王府的办事效率一向都是很高的。
在祁骁和钟璃的亲自监管下,关于赈灾的粮食很快就如数发了下去。
受灾地区的百姓尚未被断粮和饿死的恐慌所笼罩,救命的粮食就已经如数分发到了各家各户的手中。
除了能吃饱的粮食,当地的驻守军队还按钟璃的指示,主动前去受灾的百姓家中帮忙抢收还能挽救的粮食,修缮受到雪灾影响的房屋。
将灾情带来的不良影响,尽可能的降到了最低。
而隶属于祁琮管辖范围的地区,则是选择性的被人忽视了。
相关的粮食是同一批拨下到位的,可这些粮食却被当地的驻军紧紧的把持在手中,除了应当分发的,其余一粒粮食也不肯向外拿出。
相隔不远的官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远处的百姓官兵吃饱了肚子,住上了保暖的房子,自己手中却是一粒粮食也无,只能眼巴巴的饿着肚子,继续火烧屁股似的一封接着一封的求助信往宿城快马加鞭的送。
然而这些求助的信送出去,最后却一封也没得到回应。
宿城方向像是与受灾地区失联了似的,全无反响。
大雪持久不停,受灾百姓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本是一起受的灾,自己在饿肚子,性命朝不保夕。
不远处归属于镇南王府地界的人却能吃饱穿暖,安心的等待着天灾过去。
这样鲜明的对比,在同样的受灾百姓心中激起了强烈的不满。
原本还算是支持祁琮皇权地位的人们心中心念开始动摇,民间对祁琮的不满怨念,也开始朝着一个不可控制的方向发酵。
鲁王也是个机灵人。
他的想法跟钟璃和祁骁的一样,想抓住这样的机会大肆收拢民心。
可收拢民心的机会钟璃和祁骁看中了,又怎会让他得逞?
在鲁王宣布要开仓放粮,代祁琮行驶职责,救济灾民的时候,钟璃和祁骁沉默着。
可当鲁王真的咬牙将粮食拿出来了,钟璃和祁骁动手了。
鲁王运输粮草的路线已经足够隐蔽。
但是钟璃手中掌握着蜀香阁这样逆天的存在,摸清个运输路线又怎会是难题?
钟璃早早的摸清楚了相关的运输路线,顺带着还安排了不少人前去设伏准备截胡。
这样的热闹恭王当然不会错过。
他亲自命鹰卫拨出了部分人马,跟随镇南王府的人一起行动。
鲁王辛辛苦苦凑出来收买人心的粮食,刚出了鲁王的封地过了津南,就在一处大山中神秘失踪了。
不光是粮食失踪了。
就连负责押送粮食的人也一起没
了踪影。
茫茫大山中,积雪封路,常人寸步难行。
可那么多能救命的粮食,那么多手持武器的士兵,就是这么凭空消失没了!
鲁王震怒,一边下令让人彻查此事,一直无所作为的祁琮却卡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声了。
他直接发了公告天下的圣旨,大致意思就是一个,质问鲁王说好的赈灾粮食现下在何处?灾民们都等着呢。
鲁王忍着心疼出了粮食,粮食却没了踪影。
此时还要面对来自祁琮的冷嘲热讽和百姓质疑,憋屈到了极致,却又无从发泄自己的满腔怒火。
只能是隔着千万里与祁琮打起了口水仗。
你一纸讨伐圣旨,我一封声讨诏书的来回互相攻击,双方逐渐失去了关注的重点,鲁王也在这种情形下,被怒气催使着宣布自立为皇了。
鲁王宣布与大褚彻底决裂,脱离大褚版图,以津南为界,画地自治。
自此,立下名为南褚的一方政权。
而对此,祁琮的反应却是格外的魔幻。
他不赈灾,不救济,反而是大张旗鼓的将太祖遗旨和传国御玺的存在公布了出来,力图靠着这个来证明,自己才是货真价实的大褚帝皇,其余的人皆是乱臣贼子,必然会受到来自上头的惩罚。
祁琮的行为如此
迷惑,与夜林的不懈努力脱不开干系。
夜林在已经神志不清的祁琮耳边不断的进献谗言,努力的将祁琮一点一点推下深渊的同时,沉默已久的镇南王府终于行动了。
按钟璃和祁骁的意思,那就是赈灾一事不可张扬,务必闷声做大事儿,在无人察觉的时候就将此事办妥。
底下人领会上意,办起事儿来格外利索。
赈灾的粮食本就是备好的。
再加上从鲁王手中抢来的救济,镇国军手中的存粮可谓是充足得很。
领头的官员也深谙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恩情不忘的道理,一直冷眼旁观着,直到受灾的人实在是撑不住了,真正忧心百姓的官员冒着被祁琮追杀的危险,拉下脸前来找自己求援的时候,才显得不那么情愿的答应了借粮一事。
借粮一事商议定了,早就准备好的粮食就开始有条不紊的分发下去了。
除了粮食,还有驱寒必备的棉衣被褥,以及足够数量的保暖木炭。
这些东西在往年间不见得是多稀罕的东西。
可在这个骤然受灾的年月,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受灾地区的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