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君臣奏对(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还有一层不为人知的想法。

毕竟,那个位置,谁不想坐呢?

只是看到楚建安嘴角的笑容后,这位尚书令,似乎开始有点怕了。

深夜,中书令白云山家中。

白云山正在看书,管家来报,张聚国求见。

白云山笑了笑,“让他进来”。

这位张聚国,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年逾四旬,仍然只是仅够资格上朝,实际上一句话都说不了的一个芝麻小官,

当然张聚国其实是被他故意按在这个位置的,不然以张聚国的能力,如今至少是也二三品的大员。

“学生见过恩师”,张聚国恭敬作揖。

“来,聚国请坐”,白云山笑道。

“不知恩师叫我过来是?”张聚国有些疑惑,值此敏感时期,他们不该见面才对。

“对于今日朝会,你怎么看”?白云山笑问道。

“大军改革一事,是毋庸置疑的强军举措,上次御林军改革是一个例子,我大楚冗官,冗兵,冗费之事由来已久,军队效率、战力低下,若是改革能持续推行下去,必然对军队有极大裨益,军队战斗力也将提升一个档次”。张聚国对此明显早有腹稿。

“既然如此,为何会招来这么多的反对?”

“首先,触动太多人的核心利益,之前带头反抗的张家,是一个例子,今日朝会,户部尚书,以及尚书令陆萧又是一例,没有开口的兵部尚书,也算一例,至于靳忠之流,”说到这,张聚国嘴角出现一抹讽刺,“沽名钓誉罢了”。

“中央将军卢少军反对改革,可以理解,毕竟这次改革,损失最大的恐怕就是他了,但能理解,却并不值得赞赏,说到底,卢少军是为一己私利在奔波,作为位高权重的中央将军,如此行为,难免让人有点看不起。”

“兵部尚书许渊,则是摇摆不定,在随波逐流。”

“其次,陛下才登基半年,便如此雷霆手段改革,也让某些人慌张,担心若不早出手,会被陛下钝刀子割肉一点点削弱,不如趁着陛下登基未稳先发制人。”

“那你如何评价陛下此举?”

“陛下此举,为国为民,只是难免太过急躁,怕是过犹不及,这次明摆着是要削弱各大家族,引来反弹也在情理之中,学生窃以为,陛下当和各大家族私底下秘密协商,给出一定补偿,之后再徐徐图之,方为上策,当然,对于南宫山之流,直接出手打压就是了。”

对于户部尚书南宫山今日的行为,张聚国可谓极其不屑,人家军队改革,你一个户部尚书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横插一脚,不是找死是什么?真不知道这么一个蠢货是怎么混到户部尚书的高位的。

事实上,这还真是张聚国错怪了南宫山,身为一部尚书,哪有真正的蠢货,不过是在皇室与陆家之间,南宫山选择了陆家,而不是从楚建成手里就开始逐渐式微的皇室。

今日的行为,不过是南宫山对未来主人陆家的投名状罢了。

白云山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只是想起了由自己和大貂寺魏云之前负责的一件事。

若是没有前段时间那件事,估计陛下今日也就只能按张聚国所说的那么做了吧。

不过现在不需要了。

“下一个问题,你认为陛下如此行为,初衷是为强军,还是为削弱各大家族?白云山淡淡地道。

张聚国心里微微一紧,试探性回答道:“后者”?

白云山摇了摇头。

张聚国不由得对那位皇帝心生佩服,不愧是皇上,果然够大气。

白云山淡然道:“记住,永远不要小看当今陛下的胸襟,手握大权,功高震主,这些在陛下那都是小事,但有些事,绝不可做。”

第一,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对那些小官无所谓,但作为一部尚书之高官,若是事事只顾自己,例如今天那位户部尚书,呵呵。

第二,拉帮结派,陛下对于党派相对宽容,前提是但这个党派绝对不能是为了结党营私而结党,就像前朝的牛党和李党,再比如今天的陆家,暗地里小动作不断,一群跳梁小丑,真当陛下不知道吗?

说到这,白云生接着道:“聚国,你接着再来猜一猜今日之事,那靳忠,南宫山,陆萧可能的下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