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调整学校领导层年龄结构大讨论(2 / 2)

加入书签

,更是必须要有百年大计的远大构想目标。而在这个摇篮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基础设施如何完备而在于我们教师队伍的纯洁性高效率在于人才的才尽其所能,在人是起决定因素的前提基础上,老师既是培养各方面人材的灵魂工程师,又是校园里最辛勤的工作者服务者。社会发展趋势告诉我们,要发展进步必须变革,就需要吸取新的营养成分,认识在不断更新换代,如果我们不尽快输入新鲜血液,重新审视认识自己,一味默守成规,希望一成不变。那么,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学生。因此,让年轻人站出来担当重任,这是任重而道远,就算这些年轻人绕了一些弯路,也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没什么好横加指责的,而应该继续鼓励他们勇敢地走下去,直到走出一片康壮大道出来。这样,社会才有希望,人民才有攀头,反过来才能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让孩子们真正成为为社会实践服务中的有用之才,这才是根本。”

刘东施老师说:“我虽然是一名具有三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了,但是我本人认为我自身知识基础还是不够扎实,我只是个民办老师,不在编制内。我也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些事情,就先从我的名字开始谈起吧,想见你们一定会在心里对我的名字打上长长的问号吧?我父母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名字给我呢?这不是很具有讽刺意义的一个名字吗?其实,在我没有上学之前,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名字对自己的重要性,而且还总是觉得它挺有意思的。”

“问题是我父母目不识丁,当我在医院出生时,有人就说我生得白白净净的,将来一定是个大美人,比西施还西施。我父母听了很开心,就准备将我出名为刘西施,接生医生的一句调侃话,我父亲就信以为真了。那医生说,你要是给孩子出名叫西施,我觉得很不妥,要想让你的孩子更有发展前途更具有与众不同的知名度,你听我一句劝,就给她出个东施的名字吧。你们肯定不知道,古代东施要比西施更加漂亮美丽,更具有学问。

我父亲说,西施谁都知道,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可东施是谁呀,我还真没听说过?那女医生继续调侃他说,“你没听说过,那是因为你自身没有多少文化,我且问你,你知不知道一句成语,叫东施效颦吗?为什么叫东施效颦,而不叫西施效颦呢?又为什么我们习惯叫东西?而很少叫西东呢?我来告诉你吧,东永远走在西的前面,你只要知道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而从西边落下来,就行了,这个不需要我来解释了吧?”

于是,我父母就不分青红皂白,要将我取名东施了。直至后来我在学校里受尽被老师同学取笑之苦,我才怨恨起自己的父母太无知,这是吃了没文化的苦头,我父亲还固执认为我这个名字很好听,坚决不让我改名。我现在通过自己的经验教训,我赞同改革,让更具有知识涵养思想更开放的年轻教师参与到领导管理层来。这样,学校会更具有挑战性,学校就更加有活力,有活力的学校才会有希望和未来,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学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我们作为老师才感到无比欣慰和幸福自傲。

余亮亮见一时没人发言了,才举手说,“我也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吧。许多年来,我都觉得老教师的经验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可现在,我可要为此降降温度了,教育发展的趋势肯定是朝着年轻化这个层次方向走的,这点毋庸置疑。不管老先辈老教师还是年轻的同行们都心有体会。我赞成学校领导层融入一些新鲜的血液,但是,我本人不太乐意像我这样的人参与到选拔领导层来选拔,因为,我第一不够资格,第二不够进步,第三,我的思想还很保守,思想与年龄结构脱节不匹配。”

余亮亮的发言引起一阵哄笑,杨泽平校长也笑着批评说:“余老师话虽然说得很直白,但也是实话实说,不过,我得批评余老师这一点,你不能惰性对待学校的事业,你这么年轻,也很有能力,完全可以竞争当一个好的领导。”

龚洁也举手发言说:“在学校所有老师当中我的资历最浅,我知道我根本没有自己说话的地位,但既然学校已‘广开言路’了,那么,我也想谈谈自己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我本人也是赞成学校领导层走向年轻化的,不是说我就是一位年轻的教师,我就要说这样的话,为自己做一个铺垫,创造机会,不是的。我承认所有在座的老师都远比我教学经验丰富,因此,我是无权去评述你们中的任何一位的。但我个人认为,既然我已经选择了当人民教师这个圣神的职业,我就应该好好去服务我的学生教育好我的学生。也许,我现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教学经验,但我肯定是需要向我前辈们学习的,认真听取你们的宝贵意见,这对于我的教学进步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为此感到欣慰,我就讲这么一点。”

此刻,一些年轻的教师都纷纷赞成学校领导层趋向年轻化,都说这符合当时的一种社会形势,更是人心所向。为此,谢瑞云主任也无话可说,这次的大讨论,有一种趋势已经在学校里悄悄形成,那就是新兴起的一股年轻势力正在冲击他们的地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