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宅(2 / 2)

加入书签

赵宝山想着以后他和宝水并不需要这些陪房,买宅子只求这些陪房对老太太,太太忠心就行,这些陪房住在外头,也能给老太太,太太多讲讲外面的世界,等老太太,太太适应了越国,他们当普通亲戚走动便是。

他们赵家人,又在景宁码头乘了船,南下去凝源,到了凝源县,赵家村的族人被各个村的人领了回去,而赵宝山等人,则和大老太爷一行人,到凝源县城买宅子。

再过四日便要过年了,凝源县城热闹非凡,街上张灯结彩,采买年货的人接踵而至,他们到越国这两日,一直呆在县衙给他们安排临时住所里没出来过,如今外头喜气洋洋,这才恍惚自己离云天的风声鹤唳已经非常遥远了…

凝源县衙附近一座二进的宅子要四百两银子,若是离得远些,三进五百两也不是没有,但是县衙离码头近,大老太爷有了一次跑路经历,越发觉得离码头近是件好事儿,拍板在县衙附近买了宅子,凝源县衙附近的宅子还是非常抢手的,没有那种一连串连着的宅子出售,大老太爷只能退而求其次,几房买在一个巷子里。

原本到了过年,赵家族人都要祭拜祖先,这次族人们四散各村镇,赵宝山一家又要前往冶城,大老太爷买了宅子,就选了间屋子用来摆放祖宗牌位,让赵宝山提前祭拜祖先,千叮咛万嘱咐,放才放他们去往临安。

马车出了凝源,走上了官道,一路畅通无阻,果真一日的功夫,就到了冶城。

皇城在东,城东为贵,城西多住着商家平民百姓,马车进拥军坊,便有人查验身份,等到了百宝南巷,静得多余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到了越王赐的宅子门前一看,门面上已经挂上了赵府的牌匾,门口的两只石狮子边上,已经站了新人…

见他们到了便上前拱了拱手:“赵家公子,我是官府临时派来给您家安排帮佣的,您府上已经替您雇佣了两位门房,三名厨房做饭的,还有四名洒扫,剩下的在跟前伺候的,得等您和内眷们自己挑选,这次我带了二十名小厮和二十名丫鬟婆子来让供挑选,选过得,便留在身边试用一个月,若是合适,一个月后再签雇佣契书,若不合适,随时可以退回来。”

这话说得十分妥帖,虽不排除有安插行为,但是赵宝山不怕官府的人安插打探,且官府的人,比他们自己出去选安全多了,不过挑人的事儿,自然是交给太太,老太太。

辛氏留下了六个小厮,十二个丫鬟婆子…

三进的院子,虽不如在云天老家五进的大,但下人也少了许多,赵宝山住在前院,赵大领着几房陪房的小厮管事住前院的倒座里,老太太住后院的正房,太太住东厢,宝水住西厢,后罩房便留给几房陪房的丫鬟婆子并新来的丫鬟婆子住,住得绰绰有余。

家具都是新的齐全的,甚至年货都给置办得大差不差,赵宝山心里清楚,这样的体贴不是因为他,固然这段时间儿,他们赵家一家识趣儿,散尽家财给他们带来这么多人,还把船也给捐了…

但他可没忘记,这百宝南巷,可是三品以上才能住得起,而他祖父在吴国领的是正二品的差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