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二更合一(1 / 5)

加入书签

得知是淑慧长公主, 拖尔弼觉得意外,又感觉是情理之中。

康熙要让勋贵子弟都重新振作,文武比试一番, 赢了的前三十人自然光荣,最后三十人竟然也要写上名字贴在城门上, 这简直叫人丢脸至极。

勋贵当中宠溺孩子的人不少,这位淑慧长公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实这位淑慧长公主也是不容易,据说年轻时候长得美若天仙,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公主。

哪怕再宠爱, 她身为公主也难逃跟蒙古和亲的命运,被指给蒙古王公索尔哈为妻,两人身份地位相近,算的上是一段佳话。

然而刚成婚第二天, 皇太极就突然病逝,这喜事就变成白事, 叫人尴尬又喜庆不起来, 只能匆匆结束。

这还没完, 成婚几年后索尔哈就病故了,让这位公主年纪轻轻成为寡妇,只能回到京城来。

当时的顺治野心勃勃, 想要跟蒙古再次和亲, 就让自己的姐姐再嫁, 这次嫁的是蒙古辅国公色布腾。

跟色布腾成婚二十多年, 这位公主还生下四个儿子,然而色布腾还是壮年病逝。

淑慧长公主就再次回到京城来, 偶尔进宫陪着孝庄太后。

因为她辈分高的关系, 康熙对淑慧长公主十分敬重。

淑慧长公主怕冷, 常年在江南住着,康熙就为她买下了一座很大的别院,偶尔派人接她进京来。

孝庄太后去世后,淑慧长公主无事就不会进京。

这次也是因为康熙要改革的关系,她不得不派人到京城来。

只是康熙明摆着油盐不进,派去的人送信,康熙回复都说是按照规矩行事。

淑慧长公主就要坐不住了,打算亲自上京跟康熙聊聊,只盼着自己的孙子不用受这个罪。

她还想两手抓,一边想劝阻康熙,也知道找别人一起来劝阻,康熙的心腹更是最佳人选。

李天馥也是吓得连忙躲到夫人的娘家去,就怕被这位长公主派来的人找上。

这拒绝不好拒绝,答应更不好答应,简直让人左右为难,只能躲了。

康熙也是头疼,毕竟这位长公主真的亲自到京城来,他还不能不见,见了直接拒绝,估计这位长公主还是不会轻易放弃。

长公主的年纪不小了,真被气出个好歹来就麻烦了。

他在御书房走来走去,顾凝宸正带着金桂来送甜汤,难得见康熙如此发愁的模样。

难不成哪里出了天灾,还是拍卖会出了问题,又或者工坊那边出意外了?

顾凝宸琢磨了一番,只好开口问了起来。

她一听,才知道那位淑慧长公主要跑到京城来找康熙,让他比试就比试,不要把最后三十人的名字贴在城门上。

这当长辈的,自然知道小辈都是什么样子。

哪怕平日她再宠爱这些孙儿,也很清楚他们到底几斤几两,搞不好就要成为最后三十人了,如何能叫自己坐得住?

淑慧长公主倒不至于要阻拦康熙举办这个文武比试,毕竟皇帝金口玉言,哪能朝令夕改。

她只盼着嫩个保一下孙儿的脸面,好歹让他们不至于丢脸到所有人面前去了。

顾凝宸回想了一下这位淑慧长公主的生平,只能说是坎坷。

出嫁了两回,丈夫都早早去世,如今守寡二十来年,对儿子和孙子就尤为看重。

也难怪她会想要阻拦康熙把比试最后三十人的名字贴在城门上,这位长公主溺爱孙子是出了名的,就连自己在宫里都曾听说过。

几个儿子都还好,毕竟他们年少的时候色布腾还在,对他们十分严厉,于是儿子长大后都相当优秀。

然而色布腾去世,几个儿子又都有差事,忙碌得很,还不好说母亲的不对,又因为孝顺不敢阻拦,几个孙子被从小宠着长大,就要逊色得多了。

尤其这位淑慧长公主足足有七个孙子,可谓是人丁鼎盛,更受不了几个孙子被人指指点点。

顾凝宸心想不会七个孙子都对骑射没兴趣,才担心在文武比试上输了?

她心有疑惑,康熙就看出来了,解释道:“文武比试,淑慧长公主的儿孙都是蒙古血统,骑射自然不会太糟糕,只是也不会太出色,文上面就要差多了。”

说了是文武比试,就不可能只让比试其中一种,而是两种都要。

淑慧长公主的孙子毕竟在蒙古生活,骑射肯定没问题,但是学文上面就要糟糕多了,也不怎么愿意学。

蒙语自然擅长,满语就要一般了。

当然说还是会说,简单写也是会的,只是再深一点就不行。

淑慧长公主自然不能叫别人觉得自家孙子是文盲,所以才会一个劲找康熙想让他稍微改动一番。

康熙会设这个比试,原本就是想让八旗子弟能够上进一些,包括了这些蒙古贵族了。

要真是改了,设这个比试不就白忙活一场了吗?

所以改是不能改的,但是康熙当面拒绝这位辈分高的淑慧长公主也是不太容易,于是就开始发愁了。

顾凝宸想了想,这位淑慧长公主在后世还是挺有名的,不是因为她曾经嫁过两次,而是她的几个孙子,简直是好一场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