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三更合一(1 / 7)

加入书签

顾凝宸很快想到, 康熙估计是给几个工坊留的铺面。

除了拍卖会之外,一些不够精美的次品也能放在铺面里卖,物以稀为贵, 也能卖上大价钱。

康熙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剩下的这些好铺面,一部分留给工坊, 比如时钟和御糖。

当然客人来买也是限量的, 每人只能买一定限额,多了就不行, 给再多的价钱也不可以。

如此就能更多人尝到御糖, 自然对这个的需求更高了。

康熙很是明白西洋人多喜欢糖, 只怕恨不得掏空家产来买。

在拍卖会上, 被拍下的人很少,却是头一茬尝到御糖的人,面子有光。

如今御糖积累的数目相当多了, 也能放在铺面里卖, 而不是像刚开始那样比金子还要贵,一般贵族都吃不起。

哪怕每一小份能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来,数量还是太少了一点。

放在铺面里面,价钱可能压下一点, 但是架不住数量多, 赚到的银钱就相当可观了。

另外皇庄里的甜菜大丰收, 除了留种之外, 基本上都用制糖机做成御糖。

康熙并不爱甜食,顾凝宸也是如此。

所以宫里只留了一点, 其他康熙都打算开春之后放在边境互市的铺面里卖。

另外还有茶叶、丝绸、瓷器和玻璃器皿, 甚至还有特制的礼盒, 就跟上回的锦盒一样。

用上好的木材,然后开个天窗,能够看见里面的东西,天窗却是用玻璃做的。

如今烧制的玻璃几次改良,已经很接近透明的颜色,打磨得透亮光滑。

光是这么一块玻璃就价值不菲,所以这个礼盒自然价钱也不会便宜。

客人需要就买上,送礼的时候倍感有面子。

顾凝宸估计这些买家不会想到,玻璃的成本其实不高,如今工匠已经掌握住烧制玻璃的诀窍,速度一天比一天快。

就这么小一块玻璃,他们一天就能烧好几大块,切开出十几个小块玻璃来。

比起这锦盒的价钱,简直跟抢钱没什么两样了。

顾凝宸是看出来了,康熙开这边境互市,就是去抢俄国人的钱。

什么贵就卖什么,但是有些货物禁止售卖。

比如盐,比如粮食、铁器和火木仓,这些都是明文禁止的东西,谁敢私下卖给俄国人,那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康熙也私下让王谈跟商人们透露他那些商铺要卖的东西,全是高端货,其他人总不能卖点便宜小玩意,那就太掉价了。

再说了,能去边境互市的,必然是俄国贵族居多,普通的货物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

要是千里迢迢送过去的货物卖不出去,那投入的钱都要打水漂了,商人自然不愿意。

于是他们都列好货物的单子,彼此还互相透了消息,免得卖一样了,之后两边就要抢生意,谁都要不痛快。

还不如每人卖一种,或者同一种却不太一样的东西,就不会自己人打架了。

比如这边卖绫罗绸缎,另外的人就可以卖成衣,送上几个手艺一等一好的绣娘给客人量身定做,这样就不会打起来,甚至还能合作。

卖布料的可以跟客人去隔壁做成衣,价钱能减一点作为诚意。

卖成衣的可以让客人去隔壁挑布料,一个买卖两家都赚了,何乐而不为?

反正互市万事俱备,就等那座边境的小城池建好了。

这压力就到了俄国人那边,他们吭哧吭哧建城,康熙只管等着就行。

天也开始冷了,重华宫的地龙早早就开了起来。

今年事事顺利,国库的进项不错,哪怕研究火炮的缘故费了不少钱财,架不住赚钱的地方多。

等明年互市一开,又是一大笔收入进来,康熙心情不错,大手一挥,就想今年过年热闹一些。

这过年宫宴的事宜,依旧交给几个妃子一起来办。

大阿哥和小太子也终于面壁思过足够长时间了,前阵子被康熙关起来,让他们抄书。

什么时候抄完了,什么时候再出来上课。

康熙明显是真的气狠了,只罚太子不够,还连大阿哥也一并罚了。

惠妃知道后替大阿哥打抱不平,他见到猎物就直接打了,哪里会想到母熊跑到太子那边,还被太子赶到皇太后那边去了?

但是康熙明显觉得两兄弟都有错,要罚一起罚,她也不好说什么。

惠妃不能见到大阿哥,只能偷偷派人给他送点吃的。

后来被康熙知道后,让人送了回来,叫惠妃之后不敢再偷偷送了。

顾凝宸知道后十分无奈,康熙要罚两个小阿哥,却也不至于饿着他们,不给吃的穿的那么离谱。

惠妃是关心则乱,偷偷送吃的,好像康熙会虐待两个儿子一样。

这就算了,惠妃这表现也很明显,就是觉得大阿哥没错。

她这偷偷送吃的过去,就是支持大阿哥。

虽说当额娘的,都觉得自家孩子是最好的,不觉得他有错也能理解。

只是大阿哥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惠妃这样就让他也觉得自己没错,康熙罚自己是因为不能只罚太子的缘故,这就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