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更合一(6 / 7)

加入书签

总不能火木仓等人,总要人来等火木仓。

再说人都进来了,还得选拔一番,谁更优秀才可能得到火木仓,不然就只能等了。

康熙可不会纵着他们,让士兵们进火器营一个个就得到火木仓,然后就不会跟之前这些士兵一样刻苦练习了。

再就是火器营需要人手来做火木仓,要是成为火器营的士兵,自然心向着这里,就能更踏实留下。

而且他们在做新式火木仓的同时,也能更了解火木仓的结构,用起来就更得心应手。

哪怕火木仓有时候坏了,一点小问题,他们也知道怎么解决。

顾凝宸知道康熙从来想事情都极为周到,没想到会如此全面,这连维修兵都考虑上了。

不过也是,如今的火木仓不算特别稳定,要是一点小问题就找工匠来返工,在战场上哪怕能带工匠,数目也不会太多。

这些工匠还没有自保能力,要一个不好挂了,对康熙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再就是战场上转瞬即变,拿着火木仓跑回来找工匠修,浪费时间不说,也可能还没跑回来,路上就已经被敌军干掉了。

对火木仓熟悉,这些火木仓手就能自行解决一点小问题。

另外后备人员都准备上了,一个火木仓手牺牲了,立刻就有人能够补上,都不需要再急匆匆训练一个人来做替补。

火木仓这个如果训练不够,很难有准头,急急忙忙训练,很难立刻就出师。

如果一直都让不少后备之人练习着,回头就能随时能补上。

尤其在训练途中,康熙发现挑选出来的各营新兵远远落后原本火器营的士兵。

哪怕这些火器营的士兵也不藏私,领着其他人手把手教导,依旧没能让对方的枪技立刻提升起来。

这就是个人的短板了,没有天赋,训练浪费更多弹药不说,还进步不明显。

康熙到英华殿来,开始在图纸上写写画画,铅笔时不时停下来思考。

他对顾凝宸说道:“要是有个东西,能让这些新兵在最短的时间内能立刻瞄准,就能让准头更精确一些。”

如今新兵的问题就是准头太差,如果上战场,对方人数多还能乱扫,怎么都能打中,但是就太浪费弹药。

让他们先射箭来练习,大多学得不错,但是换了火木仓就不行,让康熙大为头疼。

顾凝宸一听就明白康熙想要的,不就是瞄准器吗?

她接过铅笔,在枪身上画了一个小圈,中间是上下左右一条线,中间就是能瞄准的正确位置。

顾凝宸这一画,哪怕只是个简陋的轮廓,康熙瞬间就领悟了这个东西的用处和优势:“不错,有这个在,瞄准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就连新兵都能立刻掌握住。”

但瞄准器用的是玻璃,这造价就太高了,根本无法普及。

康熙琢磨了一下,让人打造了一个铜线的瞄准器。

一个铜线圈里面,有上下分开的十字,比起原本的瞄准镜,这个也能瞄准,就是要简陋一些。

一个不够,就在枪头再加一个,两个一重叠,就更准确了。

顾凝宸对枪支自然不够熟悉,毕竟她就是普通研究员,又不是专门打造武器的部门。

只能说她对此有概念,能打造出大概的东西,没想到康熙如此敏锐,很快就改造成适合现在用的瞄准器。

康熙让人把铜线瞄准器加在新式火木仓上,果然新兵能够对上瞄准,准头就要好多了。

只要稍加练习,熟悉一番,他们就能在很短的时间瞄准目标,正中红心。

铜线做起来还快,造价也不高,工匠一晚上就能做很多个,加在枪身上就行。

唯一的缺点,就是铜线被撞击之后很容易变形或者歪掉,需要小心点。

不过工匠也带着用火木仓的士兵学习怎么做这个瞄准器,要是半路上这东西歪了,他们就能自个捏回去正确的位置,还更方便了。

如果是镜片的话,碎了就无法再复原,不像这个铜线做的,用力捏一捏就能恢复回去。

哪怕不能百分百恢复,总比彻底没了得好。

当然康熙也不能让新兵对这个瞄准器过于依赖,只能说是辅助他们尽快熟悉火木仓,不至于磨磨蹭蹭浪费弹药了。

只是火器营这边抓紧练习,户部尚书那边就苦着脸,毕竟弹药看着小,用起来却多。

更别提火器营增加了很多新兵,每个人的粮饷加起来就是个极大的数目了。

隔一阵子就会有拍卖会的金子一车车送来,另外还有其他进项,但是却架不住火器营这些士兵烧钱更快,他们还是每天都烧!

户部尚书看着左手进钱,右手哗啦啦出去,心疼得都要受不住了!

他忍不住委婉提醒皇上,悠着点烧钱,烧太快的话,再多的进项都要跟不上这消耗的进度了!

户部尚书心疼钱的样子实在太有意思了,康熙都忍不住回头跟顾凝宸提起:“户部尚书年纪大了,朕真担心他要受不住。”

不过户部尚书这一毛不拔的样子,真是几十年不变。

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库才能这么多年勉强撑下来,都是户部尚书一文钱恨不得掰开两半花换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