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2)

加入书签

着枣皮,但因为加了酸枣,糕点原本厚重的口感又多了几分清爽,并不觉得腻。一扫平时厨房里面只顾滋补不图口味的风格。

不知不觉,张娘子已经吃完了一个枣泥山药糕。她问白若若:“这个好吃,怎么做的?”

白若若笑道:“不过是寻常的枣泥馅山药糕,奴想到您现在有孕,不太适宜吃腻的,所以加了酸枣和羊乳。您再尝尝这一味金汤鱼面。”

张娘子这次倒是听话了起来。她吃完了旁边的面条,味道同样好吃。鱼汤浓厚,鱼肉软烂,面条被附上让人有食欲的黄色,带着泡菜独有的酸味。

一炷香不到的功夫,张娘子已经吃完了一碗鱼面和四块枣泥山药糕。办完事的船老大匆匆赶来,看到自家娘子胃口大好,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现在可终于不用车马劳顿地去京城了。

船老大关切地问张娘子:“娘子,你觉得这位厨娘做的暮食怎么样?”

张娘子连连称好。船老大看着娘子吃完,把白若若叫了出去。

“白小娘子,以后我娘子的午食和暮食,就劳烦你了。”

白若若问道:“那我说的那个院子?”

船老大笑了出来:“白小娘子,院子随便你去住,房租我也不要了。等到我家夫人平安生产的那一日,这院子我便宜卖给你。”

白若若喜出望外。

从船老大的府邸出来的时候,白若若不仅得到了摊位后面院子的钥匙,还和船老大商量好了一个月五两银子的报酬。交换条件则是每日照顾张娘子的午食和暮食。正好和白若若开食肆的时间错开,还让她有时间准备食材。

白若若带着食盒出去。一路上也有几个认识她的人,在跟她打招呼。白若若也是一一回应。感谢本朝开放自由的社交活动,女子也是经常抛头露面,和异□□流,也只有在这样的时代,她的生活才会容易很多。

黄昏时分,白若若返回西市。她拿了钥匙,开了院门,借着黄昏太阳的余光,她看清了院子里面的布局。

院子不小,中间一条鹅卵石的小径,尽头是三间不曾隔断的屋子,门口有两棵细细的,还没有长大的梧桐树。两边有东西厢房,西侧厢房配备厨房,东侧厢房则是给人住的。剩下的全部都是空地,大概有两三亩地的地方。

白若若打开了正屋的房门,因为年久无人居住,屋子里面已经有主蛛网,刚打开门,就是一阵扑面而来的灰尘,把白若若呛得直咳嗽。

白若若挥了挥手,走进屋里,发现这三间屋子也是常规的结构,两边各是卧室和书房,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中间会客厅里只有一张八仙桌并几张凳子。

满屋都是灰尘,白若若打开了所有的窗户通风,然后从水井里面打了足足两桶水,把里里外外洗了个干净,然后把自己铺子里面的姓李和杂物拿过来,整整齐齐地布置好。

直到暮色四合,白若若才把这三间屋子收拾出来。收拾干净之后,白若若才发现,自己要想在这里好好生活,要添置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过现在,在这个偌大的长安城,她这个孤女,好歹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晚上,白若若也给自己煮了一碗阳春面和和荷包蛋,临睡之前,她坐在院子里,摇动着扇子,静静地看着天上的那一轮新月。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够银子,把这个院子买下来,让它真正的属于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