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雏鹰(2 / 3)

加入书签

机会去说跟他沟通一些什么东西。

一出去,就是半辈子。

如果说他们以后把西北打下来了,或者是要永久在这里驻扎的话,她还得想想办法 说给他们准备一些方便住家的东西,比如一个媳妇和一栋房子。

虽然说军中有军妓这个东西,但是白恬安身为一个女子,她没有办法对这个职业的存在说什么。毕竟自古就安排了这个职业,在这里很多官宦世家的女子被流放或者是一些犯罪的女人被安排到这儿,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产物。

但是站在一个女子的立场,白恬安是希望把这一个行业给完全取缔的,不管是犯罪的女子也好,还是那些被父辈连累流放的。这个职业本身是带有一些侮辱性的,它不同于那些在青楼里的摸爬滚打如今有了编制的女子,对于这些军营的老爷们儿来说,她们就是发泄的工具,一点儿被称为人的资格都没有。

白恬安曾经看过一篇讲这个‘工作’的故事,里面就有说过军妓的地位可能连部队里的用来吃的牲口都不如,真的就是人尽可欺。之前有人说过,在留守的部队附近还有那些当地的妓院会专门准备一些流莺去服饰他们这些人,但是说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业在?

不就是因为部队里只有男人,没有女人 ,女人的地位低下嘛。而同时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当兵的士兵最后感情丰厚的睡到一张床上,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兄弟情已经变质了。

其次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老婆、孩子,没有那么多顾虑,一般来说一个能去报效国家,守卫国家的人,他只要后面有人看着,就不至于说是去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他们归根到底就是一些平头百姓,又不是那些可以纳一后院妾的富家公子有那么多讲究。

但是说的容易,真给他们人人都安排上一个老婆谈何容易?

先不说西北本身就地广人稀,又地处边境,很多家里为了生男孩儿,对于女孩儿要么就扔,要么就卖,要么就直接弄死了。

在这个全国上下都男女失调的时代,那么多平头百姓,连老婆都讨不到,可能要单身一辈子。但是有很多富家公子里面妻妾成群,那小妾多的都住不下,那些小姑娘谁还不是想去过个富贵日子了。

有钱人家的大家小姐都想当正头娘子,熬死了都不去当妾,但是那些家境一般甚至贫寒,自幼受到父母苛责的小姑娘为了那一点未来的荣华富贵,是熬死了头,拼白了头,想往主子床上爬。其实想想,又何尝不是一种时代的悲哀呢?

同时也是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的。

说到底,如果战争结束了, 她可以给那些伤残士兵,退役老兵安排工作岗位,安排房子,这些都好说,只要能用钱解决的其实都是小事儿。有句话说的好,和钱挂钩的事是最复杂也最简单的事情。

但是要说到人的话其实是很难的,你想想现在都有那么多人花钱买媳妇儿了。别的地方不说,她以前待的那个地方是听大人讲过,有好多农村里的那些有钱的单身汉都是从当时那些西南,西北地区买那些穷人家的姑娘过来当媳妇儿,然后很多又跟着别人跑了的你又能说些什么呢?

那个时候隔壁国家都还流行买卖女子当当妻呢,你更何况一个尚且封建留着顽固传统的古代社会了。这可是一个真正买卖人口合法的年代啊,只要被按上贱籍,那谁都不是人,是可以买卖的牲口了。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为时尚早,她的玻璃工厂还没有盖,她的水泥厂连个边儿都还没摸着,就在想打完仗以后的事情确实有点异想天开了。虽然她很自信这场战争一定是应国胜利的,但是到时候付出的代价有多大谁又说的准,毕竟打仗是有牺牲的,无人伤亡直接胜利,那不是陆地战神,那是天上的神。

作为一个生在肥沃之地的既得利益者,她也无法去指责西北边塞那些游牧民族想打仗,去征战他们土地的行为。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子民后代,谁又能说那些人抢的土地不是为了活着呢?这种事情是两面性的,没有办法谁指责谁的。

毕竟他们到了天寒地冻的季节自己放的牛羊也放不动了,又没有这么多耕田来种植东西,只能是有什么吃什么,到了时候吃不上了,还不就只能抢了。

对于镇国公和秦将军两个人来说,应该是感触最大的。他们和这些人打了一辈子的仗,什么心思什么底儿应该都摸的透透的了 ,你到了夏天就想打仗,打仗是为了什么?为了抢粮食,抢粮是为了什么?为了过冬,年年如此,日复一日,他们不想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吗?

如果系统提供的那些种植的粮食种子能在塞外也种下来的话,有了食物的他们会因为粮食充沛而野心更大呢,还是会因为有了粮食而安居乐业,谁又说的准呢。

吃饱喝足有闲心的人比比皆是,没有办法用自己去揣测别人内心在想什么,就像她自己已经站在了这个位置,就觉得已经知足了。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和男主在西北就这样普普通通,当一个藩王该干事儿干事儿,该管人管人,就这么平稳的过剩下的几十年于她而言就是很知足的了。

但是对于恢复记忆的男主呢,他会甘心如此的他占了十几年的太子之位,说没就没了。属于自己未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