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新作品(2 / 3)

加入书签

徐文笑了笑。

王梁急忙摆了摆手。

“那哪成啊,您是大导演啊,我可不敢叫你小徐,不然说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仗着年龄欺负你呢。”

徐文苦笑不得。

但是也随他去了。

自从执导了球运会的开幕式之后,徐文的权威性在不知不觉中拔高着。

甚至一些不认识徐文的人,还以为徐文能够执导球运会开幕式这种级别的运动会,那肯定是四五十岁的人。

以至于现在网上还有什么“徐文才20几岁就可以执导球运会了!”“我一直以为徐文40、50岁了呢,没想到才20几岁。”

这样的认知偏差就跟徐文前世看的一本流传已久的小说《活着》是一样的。

作为影响了几代人的一本经典小说,很多人都以为他的作者余华老师早就仙去了。

但其实人家不仅活得好好的,还是个活跃在网上的段子手。

双方坐下之后,便开始聊起接下来要筹备的节目。

中心台的要求很简单。

要照着《我在首都修文物》来拍摄,但是又不能一样,还要比《我在首都修文物》要好。

对此徐文表示:你在想p吃!

当然这句话是经过修饰的。

在僵持过后徐文拿出来了一份策划案。

看过之后中心台的众人立马调转了方向。

拍起了彩虹屁。

“不亏是大导啊!就是厉害。”

“这个节目的名字都好听《国家宝藏》,真是大气!”

“可不是嘛!我喜欢这个名字。”

......

看着众人满意的表情,徐文笑了笑。

《国家宝藏》本来就是徐文前世,中心台出品的一档文博探索类节目。

通过与首都博物院、魔都博物馆、金陵博物院、湘省博物馆、河喃博物院、陕栖历史博物馆、湖苝省博物馆、江浙省博物馆、了宁省博物馆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

首都博物院联合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以《国家宝藏》为题举办一次特展——每个博物馆只选出一件宝藏入驻特展,每集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予民众甄选。

每件宝藏都拥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他们讲述“大国重器”们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27位“国宝守护人”透过节目的核心元素能够看出节目尝试在文物与人之间建立联结,拉近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

既有明星的人气,又通过情景表演让观众了解到了文物的知识。

这样的节目在推出的时候就受到了欢迎。

一度成为中心台的招牌节目之一。

本来就是自家出品的节目,自然是很符合中心台的调调。

徐文不怕他们不满意。

没过多久,王梁就欢天喜地的拿着策划案回去了。

之后给徐文发来了消息。

中心台同意这个策划案了。

并且节目的一切执导权都交给徐文。

至于邀请博物馆的事情,这一点也好办。

徐文以中心台的名义给首都博物馆的单院长发过去了一份邀约。

对于文物好的事情,单院长向来是很欢迎的。

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下来。

有了首都博物馆率先入伙,其他的几家博物馆邀请起来就没有多少难度了。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江浙省博物馆。

徐文还没找他们,他们就自己找过来了。

说什么上一次《我在首都修文物》没有在江浙省拍摄,导致了他们错失了一次机会。

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把江浙省博物馆摈弃在外了。

对此徐文哭笑不得的把江浙省博物馆加入了名单之中。

其实就算他们不找过来,徐文也打算邀请江浙省博物馆的。

既然江浙省博物馆自己主动开口了,徐文怎么可能拒绝呢。

现在文物到位了、制作单位到位。

只要邀请到明星,那么节目就可以正式的开启录制了。

......

首都。

“哎哎,小张,把我那个精华拿过来。”

于希对自己的助理说道。

助理闻言麻利的从于希的化妆盒中找到于希要的化妆盒递了过来。

对着镜子,于希一边往脸上涂抹着精华一边检查自己的皮肤状态。

对于女明星来说,这好像成了一个特定的步骤了。

只要是上了年龄,就特别在意自己的状态。

明明快四十了不愿意放弃十几岁的女主角。

导致市场上盯着一张老脸演青春活泼的少男少女的人比比皆是。

虽然于希才三十出头。

但是在这个更新换代特别快的娱乐圈,于希也莫名的有着年龄焦虑。

为此她的经纪人也是特别的跟公司叮嘱着。

以后要给于希多接一点青春的戏份。

“希希,这里有一个综艺节目,你看一下要不要去上啊?”

经纪人拿着一份邀约走了过来。

于希眉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