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风阳,危!(1 / 2)
若是原本,这些银子会源源不断的通过山西那边的汉奸晋商们。
换成大清国所需要的粮食,火药。
可是,眼下却不成了!
朱由检就盯着山西那边的奸商呢,他是巴不得有人跟鞑子做生意——你敢做,他就敢抄家!
再抄了八大汉奸商人后,又陆续抄了七八家,普通的小汉奸商号,把他们全家老小,全部打包发配台湾后。
山西地面的上老坑奸商们,哪里还敢再跟鞑子做生意?
所以,眼下咱大清国的银子,就是堆看上去比较耀眼的金属!
花都没地花!
毕竟盛京又不是北京,想花银子还真找不到地方。
能用这些银子,从倭寇那边换来些火铳之类的东西,于咱们大清国而言,那可真是好事。
当两大摄政王,大清国皇帝福临的两个皇阿玛一拍即合后。
满洲第一知识分子索尼,带上了两百个新八旗精兵,然后就准备出发倭国了!
当然了,他们不是坐船去的——大清是没有制海权滴。
何况,就他们这群上了船就头晕,连游泳都不会的满洲鞑子,还有那支跟后世蒙古国海军有的一拼的大清水师。
便是他们敢走海路,去倭寇那边。
索尼他们也不敢坐——估摸着出海用不了十海里,那几条几十年前辽东地方上用来跟莱州山东巡抚衙门保持联系而留下的船只,就得沉喽!
更甭提到了海面上,天津卫水师,登莱水师还时不时在海上巡逻呢,登莱水师巡逻倒不是为了跟清军水师打仗——就清军这几条破船,真要是出海,压根用不着他们打。
他们出海是奉崇祯的命令,来封锁鞑子的海面的。
嗯,陆地上的晋商是让封锁住了,可是海面上那些个东南奸商们,却还活跃着啊。
他们通过海路一直跟满洲鞑子,保持着贸易的!
要不然,江南地界上,那频频出现的东北老山参,还有东珠之类的东北物产,是哪来的?
所以这几个月来,天津卫水师,登莱水师得了崇祯的严令后,开始封锁起来了海面,除了刚开始那俩月,打沉了两条私自跟鞑子,跟朝鲜贸易的鸟船外。
至于水师自已监守自盗,开着战船去跟鞑子走私的事嘛?
倒也出现过,早些年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可自打水师里驻上了几个锦衣卫后,又被崇祯派来的监军太监后,然后一口气砍了十几颗脑袋后,这事情就已经不复发生了!
所以,索尼一行人是沿着陆路走的,先到朝鲜半岛,然后通过对马海峡,坐船去倭寇那边。
……
不过,在大清国派出使臣,前往倭寇的时候,位于朝鲜汉江水域出海口一处港口,一条海船,驶出了港口,船上面载着的除了一个身穿着仿明官服的朝鲜官员外,还有二十个朝鲜美女。
以及一批朝鲜本地的山参等贡品。
而他们的目的地,则是远在渤海湾里的天津!
而这个时候的北京,朱由检已经知道了归化城被包围的事情了!
不过他倒不担心——归化城城高墙厚的,一时半会满洲鞑子可打不入归化城。
而且即便是打进去了,还有棱堡呢。
所以,额哲这个蒙古大汗的生死,是不会担心的,至于这些日子,草原上的蒙古人会死多少?
那就不关他的事啊!
现在崇祯又不是蒙古大汗,他的身份是大明皇帝,蒙古人死的愈发的多,他朱由检应该高兴才是。
该担心的是额哲这个蒙古大汗!
对于大明而言,一个虚弱的蒙古,才是最好的蒙古!
至于鞑子会不会绕道蒙古,然后偷偷摸摸的杀入大明境内劫掠?
崇祯是一点也不担心,鞑子现在要是有胆子来,崇祯就有胆子点起大军,让鞑子来一个有来无回!
当然,若是多尔衮来来,崇祯一时半会也不会向多尔衮下手。
因为眼下的大明,又遭到了一场新的危险了!
刚刚河南那边送来了八百里加急,位于中原的流寇现在不老实了,李自成这货竟然开始向东移动了,目标好像是咱大明的中都风阳!
这事可大发了啊!
以至于,原本因为内阁宣布由户部在大明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制而吵作一团的大明朝堂,眼下都已然顾不上争吵了。
因为中原的流寇现在已经动了!
向中都风阳进军,而且速度飞快,据前线的陈永福发来急递,这个李自成尽起手下的老营精兵,直扑中都风阳。
李自成手下的几十万流寇,已然扑向了风阳。
而眼下风阳总督朱大典也是能人,此君不只是知兵,而且还善战,当初东江三矿徒在山东造反之时,就是朱大典督师五千辽军,将其平定的。
可问题在于,当下的风阳总督朱大典,手中掌握的兵马忒少了!
堪堪不过五千兵马!
而且还是临时东拼西凑出来的!
面对着袭卷而来的数十万流寇,如果风阳城高墙厚,跟北京城这种,天下一等一的坚城似的话,那朱大典还能够守住,可关键在于,中都风阳前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