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永昌王解围(1 / 2)
两位王爷当场的刀剑相向,人群里竟然还有人不怕事大,出言撺弄着他们赶紧打架。
一时间围观的百姓,不禁都纷纷回头看去,接着他们就瞧见,一顶明黄色的华贵马车,赫然就停靠在人群外围。
而一位双鬓花白,身穿墨色蟠龙朝服,年近五十上下岁的男子。正笑呵呵的站在那里,而刚刚那番话,显然就是出自他的口中。
这个上了些许年纪的男子,身材并不伟岸,身体更的有些发福,但就是给人一种无法忽视的天家之气。
几乎是才一把这来人瞧清楚了,无论是周显泰,还是一向沉稳的周显睿,甚至是桀骜不驯的周显御,全都是神情齐齐一变。
接着就全部一拱手,行了个晚辈之礼,嘴里更是恭敬有加的说道:
“侄儿见过四皇伯,愿您老福永康宁,寿禄长泰。”
眼见明帝的这几位皇子,都称呼面前这一身蟠龙朝服之人为皇伯。
而在这京师之内,唯一担得起这称呼的,也只有当今圣上的兄长,位列诸藩王之首的永昌王周佑昌了。
向来新帝登基后,所有的手足兄弟,按大周祖制,为保江山稳固,也避免手足相残,发生叛乱谋逆的事情。
所以皇帝的兄弟,都分封成王然后去往自己的封地,除了圣上亲宣,否则便不可在擅自回京半步。
而这位永昌王却是个列外,他是先皇的第四子,生母是已经病逝的贤太妃。
大周后宫皇后之下,便以贤良淑德四妃为尊,而四妃之首的贤妃,更是身份位比副后。
所以永昌王虽不是嫡皇子,但仍旧是出身极高的。
在明帝登基之初,来自后宫前朝的压力都十分巨大,而且那会还爆发了四王之乱,可谓局势十分的混乱紧张。
而当时一直辅助着明帝,更是几次险些送掉性命的,就
是如今的这位永昌王,周佑昌。
因此当明帝彻底把控住朝局,平定了四王之乱以后,他将所有的兄弟全都派遣去了封地,却唯独把永昌王留在了京师。
而且当时明帝就有言,这京师便是永昌王的封地,他要这位忠心不二的四皇兄,一直陪王伴驾在侧,辅佐他治理好这大周的江山。
明帝不但给了永昌王,最高的殊荣,甚至还赐给对方一柄戒尺,并取名为戒天尺。
而这把尺子可不简单,明帝扬言深恐来日久居皇位,怕自身有懈怠荒废朝政,而不自知的时候,那么永昌王就可以用这把戒尺,狠狠的鞭策与他,将他给打醒。
所以这戒天尺的含义,便是惩戒天子的意思。
因此永昌王所得的这柄戒尺,上可打君,下可罚臣,所以在朝野以及诸藩王里,永昌王的影响力,和德高望重的身份,都是半点不能被忽视小觑的。
因此哪怕是周显泰这个皇后之子,在见到这位皇伯时,那都一向毕恭毕敬,不敢有半点的造次之举。
而这么一会的功夫,永昌王也已经走到了近前,望着两方人马都将兵器,正在往回收着。
当即他有些发圆,留着三撇小胡子的脸上,就露出惋惜的神情,接着还唉声叹气的说道:
“哎呀,你们到是打呀,这满京师的百姓,可都在这围观看热闹呢,泰小子,睿小子你们俩现在可真是长本事了,刚刚那股子不怕事大的劲头哪去了,你们到是继续在打一个给本王爷瞧瞧啊。”
两位王爷,当众差点没打到一起去,这事说出去确实挺丢人的,因此就见这会永昌王,似乎气的不行,连那嘴角的小胡子,都一抖一抖的。
被这位皇伯抓个正着,那就说明今天的事情,极有可能被传进明帝的耳中,当即周显泰可不想过于
被动,所以马上就辩解的先说到:
“皇伯你来的正好,五弟和七弟今天实在欺人太甚了,你看看今年的武状元,都被显御伤成什么样子了,在过几天凌风还得上殿,亲自拜见父皇呢,难道要让他到时,捆着绷带进殿不成。”
闻听这话,永昌王一努嘴,就眯着眼往季凌风那看了两眼,望着这位金科武状元,这会因为失血过多,脸色都一片的惨白了,当即他就咳嗽一声说道:
“显泰啊,这季凌风是你王府上的人吧,本王爷这点应该没有记错才对。你想叫我给你评理到不难。可皇伯我也有一点挺好奇的,那就是咱们这位武状元,是不是未免也太弱了一些,他和显御的比试,皇伯其实站着都瞧见了,三招就打的他无力还手,这种人要进了朝堂,能否是个得用的人才,本王爷如今还真有点说不准喽。”
身为武状元三招被人打成重伤,这不得不说确实是一件,及其没有脸面的事情。
眼见永昌王因此,甚至有点质疑季凌风的能力了,当即周显泰心里不禁暗自有些着急,毕竟这位皇伯,在朝野上举足轻重。
若是他觉得季凌风不是可用之才,那势必会影响到对方在仕途上的发展。
而那些掌握实权的职位,可能也要落入别人之手了,这对于亲王派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损失。
因此周显泰即刻,就想为季凌风辩解几句,可永昌王却一摆手,接着有些自言自语似的说道:
“往年的武举科考,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