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相识然后离去(1 / 2)

加入书签

王导劝司马睿,殿下还是去休息吧,夜里有我守着,保证出不了大事。明天的事情更大更紧急,还需要殿下主持事务。

司马睿摆摆手,最近需要操劳的有很多,他很顺利的堵住了荆国一支队伍,盘算着怎么将这块肥肉吞掉。结果前方发来指令,让他速度运送粮草去前线,因为广陵的临时粮仓被毁,进攻建邺的军队供应不足。

这还不算完,琅琊城又迎来不速之客,王浚的幽州兵北归,同样要求他提供粮草,而且索要的数额还很大,据说是因为从北面请了两个帮手,人马加起来有六七万。这让司马睿很苦恼,供应前线是应该的,但他暂时离不开,一旦大军撤走,可以算是前功尽弃,放任石凡的夫人带兵离去。最苦恼的还是王浚,若是答应他那么多粮草,恐怕其它地方供应不足。

王导已经警惕起来,王彭祖这人不可小看,他召来鲜卑人可谓是来者不善,你以为他的目的只是对付石浩然吗?恐怕不止。

司马睿觉得,那就是不能给他粮草了?

王导点点头,他是狮子大开口,若是给了同样不放心,不若拒绝,让守城的人切不可放他们进入。至于眼前的肥肉,相信快要到嘴了。

司马睿问:“茂弘有何妙计?”

石凡答道:“殿下忘了密道的事吗?”

哦…… 司马睿当然记得,这条密道是岌山上东山阁下来的第四条路,用于紧急情况下帮派对外的联系,尤其是东山阁与琅琊王府之间。可以说,历任琅琊王世子长大的时候,现任的琅琊王都会交代东山阁的事情,其中少不了要提起这条通道。

“茂弘是说,他们会走密道出来?”

王导道:“只有一部分而已,因为他们如果全部从密道逃脱,那么什么辎重、马匹都没了,靠着两条腿跑不过我们。唯一的可能是出来一部分,然后偷袭我军。”

司马睿看他想笑的脸庞,已经知道王导的盘算,怪不得要派人去那个

出口附近等着,原来王导刚来便预料到这点。按理说,密道的入口很隐蔽,但对方四千多人待在山上,一天两天发现不了,时间一长肯定会猜疑,发现破绽是迟早的事。到时候,他们的盘算就是刚才王导说的,我们只需要到指定的地方守株待兔,等他们疲惫不堪的出来,便可以一股脑的全部吞掉。然后,山上的守备力量少了一半,除了投降就是垂死挣扎,我军胜局已定。

高!实在是高!

司马睿很幸运,居然身边还有王导这个大天才,你石凡有岐盛、张宾,我司马睿有王导,并不赖啊!

王导劝说司马睿休息,今夜他要亲自看守军营,让埋伏的人好好准备,按说他们不至于太愚钝,按时间推测应该发现秘密了。

……

赵妮冲在了最前面,亲自举着马灯,看到跳动的火苗,她很佩服这个地道的设计者。这条道乍一进来,只感觉又深又窄,行走起来要弯着腰低着头,走到后面才发现妙处,它几乎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孔通往上方,如果是白日应该能看到上面照射下来的阳光,此举保障了密道内的空气流通,否则的话不止人多了喘不开气,而且火苗也会因为缺氧而熄灭。

赵妮越走越快,不停催促后面跟上,因为她不确定密道到底有多长,害怕出去后天色已亮,到时候容易暴露行踪,再想赶到地方里应外合奇袭,便也失去了时机。赵妮身体强壮没什么,身后这些人叫苦不迭,紧赶慢跑总算没落后太多,足足用了三个多时辰,前面的赵妮总算看到了希望,而不是“曙光”。

因为天并未亮,‘破晓时的阳光’自然不存在。赵妮推开隐蔽的遮挡物,出了密道后开始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黑暗中这个工作还是很难的,但隐约能看到周边的山峦,岌山峰顶在那里,根据形状判断三道山沟,根据头顶的星辰看方位,清泉沟的位置离此并不远,那里是赵妮与荀灌娘约定攻

取的地方。

看看天色,在寅时之前赶到应该差不多,到时候放烟火为号,一口气将这一路守军击溃。洞口陆续出来十几人,赵妮刚要安排人探路,只听到洞里传出声音,而且是此起彼伏,一个接着一个。一开始隐约不请,后来传话的越来越多,像是接力一般,从两千人队伍的最后面一个,快速蔓延到队首的赵妮。

一窜话太长,传来传去容易出错,到了赵妮耳朵里,只剩下小心二字。小心什么?行军打仗当然要小心,可如果只剩下小心,那还能做什么大事?可能是中间有人发现错了,又重新喊,这一次比前面好多了,赵妮听到了“埋伏”二字,前面有埋伏?

赵妮脑子钻进了这个念头,她整个人瞬间机灵起来,开始打量周围,虽然没什么发现,却发现有几个可以伏兵之处。此事虽急,但不能慌张,赵妮安排先行出来的人隐蔽起来守护,她要等待那个确切的消息。

身后,两千人开始传递,这次不传话语,传的是一封信。很快,信件到了赵妮手中,他打开后挑灯来看,认得是石凡的亲笔,上面写道:“吾妻灌娘,见字如面,你在外带兵辛苦了,又被围堵在岌山之上,不要将胜负看的太重,保全自己及士卒是你的首要任务,最好坚守待援,其余举动随机应变。幸有大妮在旁相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