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恩怨过眼云烟(2 / 2)
然年轻,但是在这个认识问题上,她可比你通透。在襄城看来,司马宗室是否拥有天下并不重要,她如果也记仇的话,那就不应该嫁来我家。”
襄城公主是司马家的公主,她父亲的死直接责任人就是杨骏,目前还在元老会待着呢!紧随其后,杨芷、杨奕都是她仇家。再说她五王兄楚王司马玮,他的死与贾南风、石凡、匈奴人等都有关联,又能牵连出一大帮子仇家。要是照这么找
下去,襄城公主的仇人何其多矣!
让石凡欣慰的是,襄城公主没有钻这个牛角尖,她至今不与杨骏答话,那是因为双方确实有不愉快。但是襄城公主与其他人交往正常,杨奕时常出现在石凡身边,襄城公主都能友好对待,即便是与石凡的另一位夫人杨芷,襄城公主也从未针对她,相反非常喜欢她生的女儿石旗,视她为渤海石家的掌上明珠,未来的长公主。
至于国事,司马宗室的没落更多是内讧,并不能说是石凡一手将其埋葬。襄城公主并没有在乎,以前那个朝廷烂成什么样,她比谁都清楚,如果能够与石凡一起开创更好的未来,何乐而不为呢?
李容听石凡说了这些,念了声“阿弥陀佛”!
石凡笑她,每次理屈词穷的时候,总喜欢高吟佛号,这是你们佛道中人最大的优势吧?
李容听他类似的话好几次了,忍不住训斥道:“你并非教内之人,还是不要妄加评判,在我这里还好,遇到弗如檀等大师的时候切不可妄语。”
石凡笑,回答道:“你问问弗如檀大师,你最喜欢谈佛论法的人就是我。因为,他有他的教义,但我总能帮他找到与百姓市井的契合点,总能让他改佛法改的畅快如意。”
又吹!这个儿子……
不过,李容承认,儿子确实很了不起,他做的创新之举数不胜数,即便在佛学方面也是帮助颇多。一些在李容看来无关紧要,甚至大逆不道的事情,到了石凡手里都变得顺其自然,单说这庵堂里供奉的神仙,本来长相算“奇形怪状”吧,到了石凡这些必须长得和百姓差不多,顶多让你富态一点,透着股仙气,加上点道具。还别说,自从李容与弗如檀听了石凡的,这两年的佛教徒比以前突飞猛进的增长,尤其是在家修行的居士数量非常庞大,用石凡的话说,这些人既爱荆州,也
爱佛法,既爱家人,也爱佛祖,这才是荆国与佛教同时需要的。
石凡看着李容,郑重其事的说:“母亲,这翠云峰顶也是极高的,至少在附近十里八村的算吧?人这辈子要隐藏多少的私密,才能巧妙的度过一生,让我们向上仰望,也许两三丈的地方便是天堂,有些人却背负着心事,在天堂边上踌躇不前。”
李容被儿子逗笑了,你总算假借佛祖的名义,却在讲述自己那点破道理。
石凡认真地问:“我讲的道理对吗?”
对,但李容不说,一个人心中有了羁绊,确实寸步难行。人为什么要来修行,就在于丢弃那些妄念,而李容一直放不下的,除了亲情还有那些怨恨。前者是她不愿丢弃,后者是她无能为力。
石凡却在规劝她,过去那么久的事情了,曾经犯下错误的人都已死去,何必还要斤斤计较于他们的后人?这便是那些忘不掉的执念,是时候去破除它,并开始崭新的生活。
李容身子动了下,她发现儿子极有慧根,道理比她都要通透。
石凡却问:“母亲,该让他们俩进来了吗?”
李容点点头,襄城公主早已喊来了荀灌娘,刚才李容并非真想见荀灌娘,只是找个借口支开她,然后与儿子单独交流这个问题。
襄城公主也是极聪慧之人,早已明白她的意思,并在后面与荀灌娘一直等候。
好了,冰释前嫌的机会到临。石凡一直心中别扭的婆媳关系,今日总算要告一段落。
一家人见面了,虽然还显得有些见外,总有个熟悉的过程。
这时候,一个人却不请自入,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石凡也是一愣,“舅父,你怎么在此?”
来人李阳,李容的弟弟,石凡的亲娘舅。他独自一人现身,对石凡道:“襄阳出事了,暂时不用回去!”
石凡茫然,出什么事了?舅父何等人物,怎还亲自送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