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少林寺诞生记(2 / 2)

加入书签

的关系,只能任其发展静观其变。

张椒想不通小楚王来“少林寺”做什么,他小小年纪应该与乌贪王子达利没交情,而且官场人物与他都不熟。脑袋在思考,张椒的脚步却没停,一路上跟随小楚王,只见这孩子到处转,遇到世家大族便会打招呼,而且显得很有礼貌。

这是要拉拢人心?张椒砸吧着嘴,既好奇,同时有些无聊,他该不会走来走去一直在找人交谈,那张椒跟着他有何用处?直到用膳的时间,因为一等王爵的身份,小楚王被请到上位,张椒只好忙自己的去。

一道高大的身影挡在他面前,问:“劳烦张将军了,一直替我们看着小殿下。”

张椒抬头看,此人熟悉,而且在军界大大的有名。他曾是梁王司马彤的左膀右臂,参与平定西北叛乱,并在梁王死后与荀崧争夺留下军队的领导权,又与石凡打赌何时攻破天水城。他

是司马宗室的远方亲戚,虽然同样的姓氏,却没有多少宗室血缘,因为老家在荆州,因此在西北战事结束后返回,曾经来过襄阳城,石凡因那段交情请他吃饭,故而张椒认识。

但张椒一时间想不起名字,边想边说道:“司马……”

“司马瞟,字客昌”

张椒赞道:“好名字!”

司马瞟似乎听不出他话语里有嘲讽,连连推称别人给取的,其实也很一般了。有人传言司马瞟脑袋不够用,经常做些犯二的事情,看来此言不虚。可能一开始说张椒替他看小楚王,那也是真心的感谢。

张椒问:“客昌兄,楚王府今天都来了吗?”

司马瞟道:“那可不是,我家太妃信佛,但又不便于抛头露面,便嘱咐我等陪着殿下上山礼佛。他还说……”

“还好什么?”

司马瞟一捂嘴,不言语了,踌躇了片刻,转身离开。

张椒纳闷,他难道说的是不要和官府的人说话?这司马瞟打仗是把好手,率军冲锋的威力不低于北宫纯,但脑子一根筋,智商方面有硬伤。

这时候,一张丑陋的大脸浮现,此人刚刚进入镇南将军府,乃是第二次荆州仕考的武状元,名唤张昌。

张椒很意外,两人同样姓张,但没什么关系,张昌虽年纪不小,在将军府却属于晚辈,见了张椒要客客气气的。

“张将军,行政院祭酒张茂先请你过去议事。”

张华在此,张椒是知道的,他应该在主桌上吃斋,怎会突然提出议事?

但既然张昌开口,想必不可能是玩笑,张椒便与张昌一起进了间禅房,张华果然在里面,其余再无他人。

张华见他们推门进来,伸手主动招呼,他作为天下德高望重的人物,肯亲自接见议事,对张椒与张昌而来,已经是一份赞赏。

张椒问道:“张公,您唤我过来,不知所为何事?”

张华不慌不忙品着茶说道:“你是将军府的军司马,保境安民是你的职责,当前有一份莫大功劳,不知你想不想要?”

张华开口,所言不会太虚。在巨大诱惑下,张椒反倒很冷静,

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比例的,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见张椒不为所动,张华兀自笑了笑,知道此人不简单,轻易对付不了。

索性,张华直接说明实情:“前些日子质询大会,我让张昌在广场上带头喊石浩然万岁,你知晓吧?”

好大一件事情,张椒当然知道,那日喊声震天,很多人以为是铺垫,紧跟着就是宣布石凡成为皇帝。但结果恰好相反,石凡当时就面有不快,回去后怪罪张昌,非要撤他的职务,被众人拦阻才没有施行。后来,石凡专程在襄阳旬报上表态,他只想荆州变得更美好,从未想过做什么皇帝,那些消息都是传言,石凡只是大晋国的子民,从不做非分之想。

原来,这一切都出自张华之手,一向老成持重的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张华笑着,看张椒的眼神充满赞许,他就是不为所动,在交谈中丝毫不表态,让张华这位老人如同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

张华清了清嗓子,明言道:“我与王武子(王济)、刘子雅(刘颂)、华长骏(华廙)、石季伦(石崇)、卫伯玉(卫瓘)等众多荆州名流密探过……”

张椒半天没说话,却突然不合时宜的笑了声。张华疑问,你笑什么?

“没什么?”

张椒连连摆手,但他真的笑了,张华念出长长的名字,居然还好意思说密谈,作为做事缜密的张椒而言,自然觉得是可笑的。

张华是什么人,几乎大智若愚的厉害角色,大晋建国以来仅有三个被称为“武库”的人之一,自然明白刚才口误。但像这种事情,必须要密探,又必须争取尽可能大范围的支持,因为张华找这些人聊得是同一件事,荆州发展到今天不容易,下一步要想名正言顺,必须让石凡称帝。

张椒听完后明白了,张华知道石凡会赶回来参加质询大会,于是暗中命令张昌呼喊“万岁”,目的是制造舆论攻势,借此试探荆州各界的反应。问题是,张椒不知道,张华让他做什么?

张华说:“你做的是大事,决定荆州命运,生死攸关天大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