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荆州公投开始(2 / 2)

加入书签

甚好!

……

襄阳街头一如既往的热闹,前阵子游街示威,大有造反的势头。不过,很快被治安局控制下去,神奇的是没有一个人被抓,治安局说的很清楚,只要提前去行政院备案,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大家可以走上街头呼喊,只要遵守荆州的秩序,治安局没有权力抓你。

示威活动还在继续,博学苑的广场多了很多静坐的人,时间一长渐渐都有些懈怠,时不时的还有人谈论州牧遇刺事件,但相对而言

大家平静多了。究其原因,在事情刚刚爆出的时候,很多人仿佛听见晴天霹雳,不管是前阵子质询会上赞同还是质疑的,大家都为荆州可能少了这位英雄而着急忙慌,内心中充满了不安,害怕荆州从此迷失方向。

过了几天,似乎没有预想的天崩地裂,石凡是不上班了,但荆州的各部门运转正常,该干什么的干什么,没有一丝一毫要乱的趋向。官府的态度很平和,除了做好秩序维护,他们不但没有加强戒备,反而要按计划举行荆州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投,让荆州公民自己决定是否应该恢复肉刑。

因为南部三州刚刚归附,以及获取荆州公民权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真正具备公民权的人基本都集中在荆州。他们选择各县自行组织统计的方式,最后将结果汇总累积以后,算出同意与反对的比例。只要同意的人比反对的多,此条法令将成为荆州律法的一部分。反之,这条法令就是废纸一张,除非等到下一次公投通过。

在襄阳,老城与周围八座城池共计设了五个投票点,按居民户籍所在凭借证明分开投票。从世家大族到平民百姓,从富家商贾到各处异族,只要符合三个条件,大家都具有完全一样的投票权。一开始大家还很拘谨,随着活动的开展,主动拥到投票点的人越来越多,现场变得火爆起来。

在老城区投票点的后方,行政院祭酒张华与律法院祭酒刘颂在小声嘀咕,张华问:“王武子该到洛京城了吧?”

刘颂答:“张公勿要过于挂牵,王武子何等人物,摆平此事易如反掌。”

张华却摇头道:“子雅,此事没那么简单,成都王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武子第一要避免朝廷对荆州官位的任命,第二要阻止成都王趁乱派兵扰乱,第三还要注意保全自己。”

张华说到这一点的时候,刘颂心中紧了一下。说起来,王济是有把柄捏在成都王手

里的。须知道,他上次进京带走了先帝的贵嫔,这说起来是杀头的大罪,而且他与胡芳在襄阳城外襄山结婚,已经被襄阳旬报等媒体报道,王济连抵赖的机会都没有。

但王济还是毅然决然的去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去才能将事情办妥,这份责任感让人动容。刘颂还是选择宽慰张华,说道:“王武子天下名士,即便是有错误在先,估计也没人拿他怎么样。”

张华点头:“这倒也是!”

刘颂指着前方的人群说道:“浩然在不同场合反复说,荆州是百姓的荆州,而且他说到做到,搞了这场全民公投,不管结果是什么,应该会有更多人相信浩然的话。”

张华从他的语气里听到几分嫌弃,说道:“子雅,你以为浩然只是做秀给世人看吗?”

刘颂答:“至少在恢复肉刑这件事情上,浩然完全可以做到,却偏要借全荆州人民的嘴说出来,他不太同意。”

听到这里,张华笑了,“子雅,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是荆州律法院的祭酒,推行并执行法令是你的职责,浩然给了你登台演讲的机会,而且只要愿意每天都宣扬,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你为何主张恢复肉刑。道理不辨不明,只有大家将问题讨论透彻了,后面做出决定才更加准确。”

刘颂对于公投的结果没底,最近两天对这件事越发的烦躁,心中对石凡的小题大做略有埋怨。公众决策的弊端一个是大家同意未必是对的,有句话说的好,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弊端之二是效率的底下,你没可能快刀斩乱麻,必须一步一挪的向前进,对急性子而言简直是一种折磨。

张华却说:“估计很多人认为这是政治上的一场秀,其实不然,我反倒很欣赏浩然的做法,这次公投不是单纯讨论该不该实行肉刑,而是意味着公众决策的开端,让百姓愈发确信,荆州不是你的,不是我的,而是我们大家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