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刺客惊现皇宫(1 / 2)
河间王在宫中设宴,为各路诸侯接风洗尘。他万没有想到,成都王司马颖竟然亲临,此外到来的实权人物还有:并州刺史刘琨、兖州刺史苟晞、幽州刺史王浚、雍州刺史周处、凉州刺史张轨、镇东将军刘弘。东海王没来,派出大名士王衍,荆州那边来的是同样名声显赫的王济。
除此之外,鲜卑慕容、宇文、段、拓跋诸部齐临,扶余、高句丽等国来贺,仅有西域诸国因路途遥远无法赶来,这场酒宴算是极为盛大的。令众人意外的是,强占平阳城与贾家坞堡的匈奴人竟也派人道贺。
他们来的是“皇帝”刘乂的外祖父单征,按道理匈奴刘氏肯定属于谋反,连“皇帝”的尊号都加上来,不是谋反是什么?河间王偏偏体现自己胸怀博大的一面,吩咐单征可以入席赴宴。
这里面,并州刺史刘琨一向痛恨匈奴人,他又是个心直口快的性子,叱问道:“怎么连逆臣贼子都可以与我等同坐?”
此话一出,场面顿时很尴尬,刘琨说他是逆臣贼子,谁敢说不是?围了洛京城,抢了中原人口,霸占司州的平阳城,抢了平阳贾家修建的坞堡,还自称皇帝设文武百官,谁能帮其洗白?
河间王咳嗽一声,说道:“赶上册立皇后的大事,我等姑且将恩怨抛在一边,平阳的事情,相信我等可以协商解决。”
刘琨怒道:“匈奴狗贼为非作歹,甚至公然称帝,岂是一句恩怨能概括的了的?如果谋反可以协商解决,国何以安?诸位又作何感想?”
在座的除了各地高官、邻国使节,还有朝中的文武要员,以及宗室亲王。刘琨的话说得很严厉,但道理是对的。面的公然谋反这等事,必须杀无赦,以儆效尤,岂能商量?
河间王知道自己做错事了,一开始不该放匈奴人进来,但既然已经表态,身为朝廷的实际掌控者,
他得要面子,强辩道:“今日是为至尊立后大事而来,有什么需要分辨的,待大典举行之后再议!”
刘琨适时的闭嘴,但是看匈奴人的眼神,还是想吃了他们。他总算还是克制住,虽然未必认可河间王,但面子总要给些的。
单征自始至终面带笑容,并不介意刘琨的敌视,看起来也不担心匈奴的处境。自从上次被石凡、刘琨等反复攻击、拦截之后,他们实力大减,要不是及时调整策略,恐怕此时已经落败。
幸亏族中老人刘宣的建议,他们先是夺了几乎没防守的贾家坞堡,继而霸占平阳城池。而且,此处地处司州,属于朝廷直接管辖的区域,成都王、刘琨、周处各自带兵回去,将难题留给河间王。
河间王感觉自身难保,根本没心思对付匈奴,坐视他们重新缓过劲来。这次洛京大事,匈奴人又跑来凑热闹,而且派出重要的成员单征,其目的恐怕不单纯。
匈奴人在宴会上的存在,让包括刘琨、周处在内的很多人如鲠在喉,本来大家来此便是各怀鬼胎,或者怕别人心怀鬼胎,如今又加了这么件事情,好比美味佳肴上多了只苍蝇,总归是没那么愉快。
河间王作为实际掌权者,代替皇帝主持这次宴会,通过一轮轮的敬酒转移大家注意力,渐渐将场面稳定下来。
周处问王济:“武子,浩然真的没来吗?”
王济小声答道:“他自是很想来,可能是想念襄城公主了,但大家商议的结果……荆州的规矩你应该听过,少数服从多数,他没办法。”
“不来也好!我等能否安全回去,都是个未知数啊!”
此话含义丰富,大家都怕河间王玩阴的,但王济不怕,他只是代表石凡来,仗着身份与声望无所顾忌,对河间王又没有用处,典型的死猪不怕开水烫。
王济也听说了,借着这次立后,河间王
准备大赦天下,并广泛的封官进爵。在座的这些地方大员都会升官,怕的是升为京官,名义上官阶提升,河间王背地里夺取他们在地方上的权力。这个传言可能性极大,须知道,河间王处心积虑的搞这次立后的隆重典礼,真实目的何在?只是为了给皇帝找媳妇吗?
这么复杂的形势,谁又能看得穿,还不如说些轻松点的。主持宴会的河间王先来,他问荆州牧石浩然怎么没来,每次有事都生病,夫人多了不是好事,这身体可得好好调养。又问东海王怎么没来,听说是抢地盘被人打了,打他的人来了,道将(苟晞)好生厉害。
苟晞抱拳回应,吹嘘道:“也就是他跑得快,否则小命都得交代在兖州。”
代表东海王来的王衍看他一眼,提醒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说,东海王殿下并无败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殿下只是不愿与你长久耗下去。”
看得出,河间王在拉拢苟晞,他这次的目的或许是寻求同盟,分辨各地的诸侯,到底哪个可以为己所用?
周处与王济相对而视,有些话在这个场合说不合适,但大家都觉得宴无好宴,典礼的前后肯定还会有事情发生。就在他俩嘀嘀咕咕的时候,一场意外却在眼前出现,只见一名端菜的侍女走近兖州刺史苟晞,突然从怀里抽出一把刀,毫不犹豫的扎进苟晞腹部。
就在众人惊愕之时,这名侍女飞速从一侧窗户撞出,消失在黑夜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