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 102 章(1 / 4)
第二天, 林斐就接到了孙局长的电话,电话里,孙局长言辞恳切,表示想来林斐农场亲自瞧瞧。
林斐自然欢迎, 两人加了联系方式, 林斐刚把农场地理位置给他发过去, 一个小时后他便到了。
经过了解, 林斐才意识到孙局长的难处。
原来,现代大道是杨关市最近规划的新发展区的环城路, 偏偏那边又挨着南区的工业区,工业区工厂多, 空气质量相对来说也比较差一些。
现代大道路上经过的大车多,灰尘也大,这就对绿化植物的选择要求更高。还有一点,由于地理原因,现代大道冬季地表温度会比较低, 市里是希望在寒冷的秋冬时节,现代大道也能展现出娇妍多姿的色彩。
既要颜色鲜亮,不容易被灰尘蒙盖失去鲜艳的色彩, 还要生命力强,耐寒耐热,最重要的是这两年财政拨款困难, 更要求引种的花能经济实惠些。
这么多的要求,就把孙局长给难住到现在,他真是头发都快愁白了。
林斐之前不了解, 也就是当时翻修林家老宅时, 听工人说过那么两句, 大城市里看着特别漂亮的绿化带花草,其实并不是花草本身养护得好,而是政府有钱,更换得勤。
市里表示财政能给现代大道的支持有限,意思就是说市里接下来不可能每隔几年就往那上面砸钱,所以最好一次性选购个合适的花卉品种。
到这儿,林斐才算是彻底明白孙局长的难处。
但难倒孙局长大半个月的难题,放在林斐这儿还真就不算什么,他指了指院子外的四季菊:“您要是看得过去,这种菊花就不错。”
这四季菊是去年曲英就送林斐的,他当时拿回来顺手就撒在院子外面了,一直都没给什么关注。
去年冬天四季菊开始萌芽,直到今年春天林斐给月季追施鱼肠肥也没管的上它,偏偏它自由烂漫的生长,一直都很低调。
攒足了劲儿,在今年春末迎来一片片地盛开。
远处瞧,星星点点的赤橙黄蓝紫,特别鲜艳,特别漂亮。
孙局长其实也很中意这四季菊,颜色足够鲜亮,种在绿化带里才漂亮,可偏偏他又最喜欢林斐院墙里面满墙的月季花。
林斐摇头:“我这种的是藤本月季。”
孙局长还不想放弃:“那可以做造型,咱们市其他街道绿化带上也有藤本开花植物的造型,不过都不长久。”
林斐沉默了下,他没告诉孙局长,自己院子里这月季花,已经接连不断开了好几个月了……
到了,孙局长还是拍板定下了林斐这儿的四季菊。
林斐会以公司的名义,向杨关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提供四季菊的种苗,以及后续每年的养护工作,合同要签五年。
由于市里要求标准比较高,林斐单价也不便宜,这次林斐可算是钱包大丰收了!
不过由于林斐公司还没拿到这方面的资质,一切都得等林斐办好手续才能进行。当然,这些手续还是要麻烦亲爱的党书记了。
等书记得到消息,他跑来找林斐两人见面时,他差点一蹦三尺高。
瞧书记高兴那劲儿,简直就跟他才是林斐一般。
既然这事儿能交给书记跑材料,林斐就又回到了之前悠哉悠哉的小日子。
就在林斐觉得农场热得他都出不去门时,张教授来了,表示他这农场里气温明显比外面低很多。
“怎么可能?”林斐第一个不信,他的金手指是作用于农业的,怎么可能连天气都能左右?
张教授很是好脾气地把学校实验田里的地表气温检测表拿出来,甚至还想当场测试林斐农场这儿的地表气温。
林斐直接给拦住了:“不用测,我这地表气温绝对达不到50°。”
开玩笑,都50°了,那不得烫脚?林斐能感觉不到?
张教授遗憾摇头:“因为今年的特殊气温,学校老师很多研究项目都被热死了。”
林斐一时也不知道要怎么开口安慰,在事实面前,他说什么话都显得苍白无力。
好在张教授也用不着他安慰,他径自说道:“前阵子我跟程帅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到你农场身上了。我听说你农场里的气温明显比淮市低很多,就跑来看,还真是这样,虽然不至于低10°那么多,但至少也有七八度的温差了,你这农场里作物明显要好很多。”
林斐:“可能是跟靠着山林有关系?”
张教授点头:“可能是有关系,不过我觉得你这农场还是有些古怪,能方便我深入查一查吗?”
其实林斐也很好奇星际农业技术究竟是怎么个原理,他自己都在查呢,要是有张教授参与进来,至少可以借用学校很多先进的设备了。
“您随便查。”林斐大方道。
张教授道了声谢,便也不跟林斐多废话,直接带着东西去室外测温记录了。
林斐琢磨半晌,也跟着去了。
令人奇怪的是,这晌午的太阳正大着,农场里气温最低点并不是北部林地,而是农场柏油路大道交叉点附近的农田里。
这就非常令人费解了,张教授更是直接坐在田埂上,到处扒拉菜池里的菜,想要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