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田边地角(1 / 2)
1978年,分田到户,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
自从土地放下户,各家各户自种自收。
但是,不妨你到各大田地间去看一下,哪家的田地之间没有一道界限。
记得初中学的课文《桃花源记》中有“阡陌交通”一句,其含义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其间,田地间纵横有些小路就是界限,有些小路是自家田地进出的通道。
“世外桃源”里面都有这样的“田间小路”为界,何况凡间世俗呢?
田地之间的界限,即田地的边界,又称“地界”。
《兄弟俩》:“没想到去年玉祥又闹着成立什么生产合作社,要把地界打乱。”
为了不把“地界”打乱,国家作出了如下规定: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从1983年前后开始到1997年止,承包期为15年。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7年开始,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明确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心正好赶上土地放下户的大好时光。
土地才放下户的那几年,各家各户都很安分守己,按照规定的地界生产。
可是时间一久,有的住户就不太守规矩了,每年挖地的时候,靠近地界多挖一锄,年复一年,那地界就挪移到另一家的田地里边去了。
有的住户种庄稼,也是非常逼近地界种一株玉米,都靠近地界种一株玉米,于是两家各不服输,可是玉米或是其它的庄稼都需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收成要好一些。
于是,两家就商议,各让出一定的距离种植,可是到了收割季节,再次锄地的时候,又出现前面那一幕,靠近地界多挖一锄,增加自家的田地面积。
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又玩出了新花样,搬些石头放在地界中间,时间一久,石头照样被挪移了。
心记得,挨着他们就有两家,起初的关系都还不错,就为种地产生了矛盾。
一家早早地去收庄稼,一不小心,就把挨着地界的另一家的庄稼给收了一行,两家为此大闹一场。
一家的人气冲冲地说:“你眼睛瞎了吗?这么大几个石头的地界你看不到吗?”
另一家的人也非常气愤地说:“我倒是长了眼睛的,可是石头没有长脚啊?”
一家的人反驳说:“难道你还怀疑我把石头移了位置的不成?”
另一家的人说:“石头挪移没挪移我不晓得,但是以往我收成几行,现在收成几行我清楚。”
两家就为一行的庄稼之事争执不休。
据说,最终是收了人家一行庄稼的那家赢了。
田地不会说话,庄稼不会说话,地界不会说话,石头不会说话,但是田地丈量它可以说话。
第二年,一家先下种,另一家后下种。
后下种的这一家,跑去再把石头往对方一家的田地里挪移了一行。
先下种一家想不过,又跑去把石头往对方一家的田地里挪移了一行。
地界这几块石头可真宝贵了,一会儿被人请到左边,一会儿被人请到右边,就像两家人请客吃饭一样。
硬拼也不是办法,实在是无法了。
于是,两家再次商议,地界上的石头不要了,两家各少种一行庄稼,中间的空地即为地界,各家少收一行的庄稼,更舒服些了。
可是,又一年种植庄稼的时候到了。
一家不遵守承诺,又多种植了一行,另一家跑去把那家种下的种子给抠了出来,摆在地皮面晒起。
一家种下去,另一家抠出来。
另一家抠出来,一家种下去。
如此反反复复,两家又为一行种子的事情大吵了一架。
于是,两家再次商议决定,各再让出一行,每年少收两行庄稼,这下舒服了,地界更为明显了,也不再闹了。
挨着心他们的另外两家的地界总算弄清楚了。可是,新的地界问题又产生了。
那时,心的父亲喜欢开垦荒地。心的父亲正开垦荒地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干涉。
等心的父亲把开垦出来的荒地打磨平整了,坎子砌好了,播种了,人家找麻烦来了。
第一天,人家跑来说:“那是我的土地,是哪个喊你挖出来的?”
心的父亲说:“挨着你的土地,就是你的土地,我正开垦的时候你不说,这个时候我下种了,你才说,你是不是想得现成的哦?”
人家说:“不管先前说,还是现在说,它都是我的土地。”
心的父亲说:“没见你这么不讲理的人,你把土地证拿出来看嘛!”
人家说:“这么一点土地,肯定没上土地证,但是它就是我的土地的一部分,就是之前未来得及开垦的余留土地。”
心的父亲说:“本来就不是你的,今年是我开垦出来的,我已经下种了,明年不种就是。”
第一天就这样吵了几句收场了。
第二天早上,心的父亲起来到庄稼地里转悠。
当走到第一天开垦的荒地那里时,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