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撬进粪坑(1 / 2)

加入书签

心的父亲不只是胆子大,而且还是一位非常善良勤劳的父亲。

心的家里年年都种得有土豆和玉米,这也是高山上的特产。

尤其是那些沙地种出来的土豆,一煮好就散开了,当地俗称为“面洋芋”,也就是土豆里面含的淀粉特别多。

土豆种下去,一般要放一点底肥,比如磷肥、火灰,或是水粪等都可以。

也有什么都不放的,当地称为“栽白地洋芋”。待土豆苗苗长起来后,再才施肥。

种土豆的程序不是好复杂,一般施肥一至二次就足够了,中途除草一次。

可是种玉米就不一样了,比种土豆稍微复杂一点。

据心回忆,小学老师把学习功课比喻成种玉米,种玉米至少要施肥四次。

第一次是保底肥,基础知识扎实。

第二次是催苗肥,及时巩固练习。

第三次是拔节肥,做点拓展训练。

第四次是壮子肥,做好期末复习。

可喜的是,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教室里的颗颗玉米茁壮成长了起来。

正值应该给庄稼地里玉米施肥的季节到了。

心的父亲买来肥料,有碳铵、有尿素,一般都是两种肥料混合用。

心的父亲把装有尿素和碳铵两种肥料的口袋放在粪坑边边上,一根口袋里放一把铁勺,到时取肥料用。

心的父亲找来粪桶和粪舀子及其扁担。

那粪桶是用几块略微呈凹型的木块镶成的,粪桶底部是用直木板拼接而成,中间凿一个浅槽,浅槽里面塞进一根梯状木头,再锯成圆盘状,从粪桶上部放下去,整个粪桶是上大下小的,只有这样,粪桶底部才更具有稳定性。

粪桶外面有竹篾箍或是铁箍箍紧,抗击粪桶里面粪水的侧压。

粪桶上壁有两个侧耳,侧耳镂空,这两个孔是用来套粪桶系系的,粪桶系系就是一块大大的竹块,在火上一烧,弯曲成三个“U”,一个大“U”,开口朝下,两个小“U”,开口朝上,再在两个小“U”上绑一些绳子,确保粪桶系系的牢固性。

粪舀子同样是用木块拼叠而成,只是粪舀子的手柄很长很长,粪舀子的手柄,一般是从桶身的一壁凿孔,穿过孔,从这壁桶身,直达对边桶底,这样同样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在舀粪过程中,增强其抗压力。

现在已有胶粪桶和胶粪舀子了,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肥料、粪桶、粪舀子、扁担都准备好了,就可以舀粪了。

心站在一旁,观察着父亲的一切操作。

只见父亲把那粪坑开口处的木板挪移开,然后把粪舀子放进粪坑里面去。

为了安全起见,平时粪坑的开口处那里都是用木板挡着的。

心的父亲并没有直接把粪坑里面的粪水舀出来,而是先用粪舀子在粪坑里面用力地搅拌几下。

后来,心听父亲讲:“先用粪舀子搅拌几下,目的是把粪坑里面的粪水搅拌均匀,因为那粪角子基本上都是沉到底部的,只有通过搅拌才能让其混合起来,这样舀起来的粪水肥力更强一些。”

还有就是,粪舀子用久了,空隙比较多,多装些粪角子在里面,挡住空隙,才能多装点粪水,减少舀粪水的次数。

心的父亲先舀了一些粪水到粪桶里,然后再从两根肥料口袋里,各取半勺肥料倒进粪桶里,一个粪桶里两个半勺肥料。肥料倒进粪水里,发出“嘁嘁”的声响,应该是发酵了吧!再舀粪水倒进粪桶,进一步稀释肥料。

两个粪桶里都装满了粪水,心的父亲挑着粪水离开了粪坑,到庄稼地去浇玉米去了。

心还是站在粪坑边上,他对那个粪舀子特别感兴趣。

正在这时候,魔从屋里冲了出来。

魔靠近心,并说:“心,你想做什么?”

心直盯着粪舀子,转向魔说:“魔,你看那个粪舀子,你知道老汉他是怎样用的呢?”

魔回答说:“我一直在屋里,我又没有看到老汉用粪舀子舀粪。你一直在这里,你应该晓得吧!”

心说:“我看是看到过,但老汉只是说用粪舀子把粪角子搅拌匀,但他并没有说用粪舀子怎么舀粪水呀!”

魔指了指粪舀子,后说:“心,你看这粪舀子手柄这么长,你拿都拿不起来!”

心不相信,故作勇气,上前一步,试了一下,果真有点分量。

魔试探性地说:“心,你试试看,你若把粪水舀起来了,老汉会夸你能干!”

心真是想得他父亲的夸奖啊!心上了魔的当。

心再一次走进粪舀子,正要伸手去扳动粪舀子。

魔使劲吼了一声:“心!慢!等我到屋里去了!你再去动粪舀子!”

魔非常怕:心万一整出了问题,父亲怪罪下来,竟是他出的点子,不挨揍是怪事。

心等魔躲起来后,再才前去操起粪舀子手柄,把粪舀子带桶的那部分放到粪坑开口边边上。

只听见“噗通”一声,心掉进粪坑了。

心是被粪舀子撬进粪坑的,毕竟心还小,力气也很小。

粪舀子带木桶那部分打湿后,比原先重得多,而且粪舀子被放进粪坑的瞬间下坠力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