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话剧演员的特殊性(1 / 2)
祖风摇摇头,这个理由不能说服他。
影视表演之所以对演员素质的要求低(以至于许多影视作品为了追求真实感,特意启用未经专业训练的业余演员)于舞台表演,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电影、电视本身就不是一门以演员表演为基础的艺术门类。
影视剧,它的创作主体其实是摄影机(镜头语言的操控者)。
观众在观影的时候,看起来是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独立在理解一个故事(此处的影视作品自动排除不以讲述故事为目的的影视作品),而事实上,观众是经过摄影机镜头的引导下在理解。
影视表演的风格以平实、自然为主,是高度生活化的表演,所以在电影选角的时候,很多新人即使从来没有过专业的表演训练,还是能够演绎出很好的效果。
但是话剧不一样,话剧要求的是高度抽象性、浓缩性的表演,要求演员的肢体语言和面部动作都极其夸张、富有张力,脸上每一块肌肉的运动都必须把握分寸,一般人是胜任不了话剧表演的。
在电影尚未从戏剧艺术中独立出来的时候,电影表演和话剧表演还是相差无几的,即使在五六十年代的国产片里,这种趋势还十分明显。
真不是话剧演员高一等,而是话剧演员都是真的演员,他们表演不是为钱,而是为爱。
演话剧是真辛苦还不赚钱。领衔主演二到三人,每人每场1500元;主要演员,五到八人,每人每场1000元,无一例外。
与低薪资相对应的是高付出,光排练就要两三个月,这时间够拍个四五十集电视剧了,而且演话剧期间别的啥都不能干,轧戏商演想都别想。
费劲巴拉排练仨月之后,演出一两周,赚不了三瓜俩枣,还要保证表演不能出任何差错,
费力、不赚钱还要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要不是真的爱,谁演这个啊?
影视圈后来所谓的鄙视链,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逻辑的,话剧演员着重在演,属于外放型,
影视演员在剧本及导演的框架下,或收或放,自己不能做主,而且大小银幕也不是舞台,应该说不具备同等条件下的可比性。
《潜伏》的男女主,孙红磊和万倩都是经历过话剧表演的演员,但他们仍然是不同的风格。
孙洪磊在国内电视剧演员里,绝对算高级,很高级很上乘的表演。
克制,走心,但是合理,跟现在很多野路子的演员不一样,
高级的表演从来不会挥霍情绪,滥用情绪。
这是很多导演欣赏孙洪磊的地方。
他的经纪人丁梅,是圈里的老人,这一次万重山的《潜伏》,在选角的时候,孙红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丁梅找了大傻的贵人,赵宝纲出面,方才拿到男主的角色。
老赵和金淑丽认识时间接近十年,算是老朋友,恰好祖风和潘安智原本的男主人选里面,就有孙红磊,金淑丽也不得不为了交情,妥协了一回。
现在没有孙红磊的戏份,两人也正窃窃私语。
“洪磊,你也是中戏的,想想办法和万重山拉拉关系,听说祖风两口子和孟轻舟的关系很好。”
“老赵和金淑丽关系虽好,但人家自己也有一摊子事,不可能一直记着你,金总手里的项目可不少,尤其孟导那边,你找个时间接触下。”
孙红磊扣扣脑门,眼睛都快看不见了。
“丁姐,人家小年轻呢,我和刘闵慧认识,也就校友的关系。”
“洪磊,现在大家眼睛可都盯着电影呢,不趁着这两年多出几部作品,以后可不好办了!”
“你想想孟轻舟的三部电影,前两部青春片咱就不说了,但是《月球》我也看了,你也可以演的!”
为什么电视剧演员出名了以后想转行拍电影,理由非常简单,提高业内身价。
在业内,电视剧是“小荧屏”,电影是“大银幕”。这一“大”一“小”,孰轻孰重,当然能看出来。
好比颁奖,“影帝”“影后”永远比“视帝”“视后”档次要高。
客观来说,电视剧普遍存在的状况是,良莠不齐莠的居多,大多制作水准低廉,情节铺排套路化,也不利于一个有野心的演员的长期发展与成长。
所以,一般意义而言,如果一个演员只拍电视剧,会给人比较low的感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没错。
电视剧就像是快餐——能吃饱,味道不差就行。
一个是你没这时间精力,再有篇幅太长也不是你一个人努力能搞定的,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以电影的标准拍完一部几十集的电视剧是痴人说梦;
光是投资两者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人家电影两小时投资两个亿和你几十集电视剧投资两个亿能一样吗?
人家拍电影的可以一天拍十几秒的内容,你电视剧敢么?
一个想要磨练和展示演技的演员,是很难在电视剧中如愿以偿的,电视剧不是他们突破自我的地方。
当然,这也不是说演电视剧的就不是好演员,只能说这两个领域差别还是蛮大的,想要转战都不容易。
但总的来说小银幕的影响力的确是比不上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