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未来的规划(2 / 3)
微博上那些所谓的流量明星,也不一定能打得过老孟家这些美女;
再则说了,她们的流量也不低呢!
不过是因为老孟的原因,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低调而已;
那些二线三线的想要追上她们,还得看这几位的心情呢;
为啥汪峰总想上头条?上头条流量就上来了,有了关注才有资源啊。就像孙悟空的元气弹,有人捧威力才大啊。
同样的杨影,本身体质不太好,但是流量大啊,各种广告,综艺节目,娱乐节目劈头盖脸的来,作为一个标题,一个牌子,有流量才能带动经济利益啊,滚雪球做做越大。
而流量的最大敌人,就是其它的明星,缺少流量的明星是悲惨的,比如陈摄影师,比如柯震冬,还有某冰。这时各种离婚复婚婚外情可能作为一时的兴奋剂救救场。
所以为什么二三线不行?是资本只能下重注在头牌上,分流只会造成没必要的损失,虽然有时候红花少不了绿叶,但是毕竟花魁才是主角。
至于脸,身材,演技?那些从来就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当年杨紫一心想做演员就被劝退,因为圈子里漂亮的,曼妙的太多了。一朵花在群众的草原里自然一览众山小,但是在花圃中,在专门培养名花的温室里就太普通了,要突出就靠精心的包装和呵护,这些就是流量和资本的力量了。
毕竟流量有限,分流概率很低。
客厅里聊得热闹,孟轻舟还在苦逼的选择题材;
电视剧的项目不少,但都是些不错的项目,拿给热芭她们练手,估计小狐不会同意,直到他看到《庆余年》;
庆余年的内核是悲的。真实背景是人类一次文明灭绝后阉割化的苟延残喘。而脉络上从夫杀妻的因,到子弑父,臣弑君的果。隐含的是两位穿越人士怀着现代思想妄图改变落后的世界,但终究是实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妥协,一代目被肉体消灭,二代目只扫屋前雪,待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庆余年》在原时空被赞为网络改编最成功的一部,不仅剧本改编合理;而且演员阵容强大;
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也会觉得电视剧拍的还不错。
对于一些原著粉来讲,因为有更优秀的文本在前,所以大多会有一些遗憾。这个遗憾依照个人的看重点不同而或大或小。
有人喜欢原著干脆利落的五竹,所以不喜欢剧中五竹被改成一个委委屈屈的弱受。有人喜欢严谨,所以不喜欢剧里面实际经不起太过推敲的逻辑。有人喜欢范闲性格里面的层次,所以不喜欢剧里面范闲的中二和莽夫……
一些吃惯了树皮的人突然吃上了窝窝头,觉得很好吃。而吃惯了馒头的人再去吃窝窝头,就会觉得一般甚至难以下咽。最后,两组人同时对窝窝头做出了截然不同但却中肯客观的评价。
举个例子,假如没有《红楼梦》的原著与老版电视剧,那李少红版红楼也有可能封神。新红楼或许很好,但相对于珠玉在前的原版,还有很大的空间开发。
剧成功不成功看两点:好不好看,耐不耐看
改编成不成功看一点:有没有原著的核心思想
剧好不好,看那么多人看而且评价还不错就可以算这条过了。
耐不耐看,一看价值观二看逻辑三看细节。
首先价值观表达是正面的,错就要认,打就要站正,人该生而平等,道德要用来自省而不是约束别人,要肯定人的多元化价值,不因外界的恶意动摇自身的原则和善良,这些都有所体现。
逻辑基本通顺,人都是跟故事在走,人设的形成也不是靠嘴说,是靠在故事里的行为体现。
改编首先大体按原著走的,表达的精神也是一致的,只不过原著走暗黑风,剧里整体提亮了,提亮最大的当然就是主角,主要人物基本没动,该走情的走情,该走执念的有执念,还自私的自私,还清醒的清醒,有的情节简化了有的提前了,但是改动的地方都能自圆其说。
对于网络改成电视剧,孟轻舟一直持有中立的态度;
原本就有一定的人气,改编的电视剧就拥有广大的原著粉,容易引发电视剧话题的发酵和讨论。
即为强情节、高点击、多评论,能引起了读者的广泛讨论。并且大部分网络,网络情节更开放式,贴近生活,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网络能够满足人们的欲望。
把自己替代为主人公,能够充实人们的想象力。人们看完一部好的,总觉得光想象不过瘾拍出来更直观更具体,电视导演们就看中了人们的这个心理。挑选好的热门,拍成电视剧,这样便可以获得很高的收视率。
网络的受众和电视剧不同,改编比较困难,一方面要过****这关,一方面改的太厉害会被原著党骂死,另一方面为了赚钱,某些改编效果和广告植入也比较困难。
要是真正按情节来拍摄,哪怕特效和演员都不行,观众也会有兴趣看下去。但看看现在拍的这些电视剧,都感觉导演连小学都没毕业。而且绝大多数基本都无法还原,可给读者展现无限的想象空间,电视即使投入的多,也无法全部去情感表达,终究会有各种的限制,不能更好的去展现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