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此苏之粟,何以为焚?(1 / 2)

加入书签

颖阴郡城城头——

“将军,确是蒯将军的金牌。”校尉接过一面金牌,双手呈递近前。

那守城之将,连忙伸手接过金牌,只觉入手沉甸甸的,垂眸观察,令牌通体以纯金打造,上有郑国崇政殿之铭图,知是货真价实,点了点头,沉声道:“放吊桥,开城门,迎接禁军入城!”

手下领命而去,就听得“吱呀”一声,转盘绞动之声次第响起,两扇青铜城门,缓缓洞开。

而城下道,那苏军统制见此,抿了抿龟裂的唇,掩住眸中的一抹喜色,低声道:“从容有序一些。”

而后,千余苏国兵将排成数列,犹如一条长龙,徐徐进入郡城。

然在这时,城墙之上按刀眺望的守将,望着城头下方,军容严整的苏军,不由皱了皱眉,问着一旁的校尉,道:“我大郑禁军,行军之列是前后相护,五五成阵吗?”

大约在七八年前,他曾在国都新郑的禁军中为一曲军侯,记忆有些记不清,郑国二十四卫禁军,行军阵列是否已经发生变化。

校尉面色迟疑了下,显然久在边郡从戎,多少有些拿不准。

守将面色大变,猛然醒觉,大声道:“不好,有诈,敌袭,快关城门!关城门!!!”

然而为时已晚,此刻大批苏军已经有一半进入城门,见郑国守将似乎发现了异常,再不掩饰,抽出腰间宝刀,手擎长枪,大批涌入郡城,和迎头赶上的郑国军卒厮杀一起。

兵器相撞的叮叮当当之声响起,惨叫声,喊杀声,多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几乎成了一曲铮铮杀伐之音。

不大一会儿,以城门为中心,就清理出一块儿血肉之地。

而郑军也源源不断自城墙而下,和苏军争夺城门,试图驱赶苏军出城。

而就在这时,颖阴郡城之外,三里处的连绵密林之中,听到郡城方向传来厮杀之声的苏国军卒,也踏起一路浩浩荡荡的烟尘,向郡城挺进。

淳于朔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之上,头戴熟铜盔,手持长柄大刀,背负一把铁胎弓,面色沉毅,目光冷峻,道:“快些!”

烟尘东起,马不停蹄。

随着苏军的大批涌入,守城之郑军再难支撑,也不知谁率转身而逃,军阵几乎彻底崩溃,这座郑国北方重镇的郡城,就这般易转到苏国之手。

待到午后,苏国三万大军接管了这座城池。

郡守官衙——

一条拱形条案之后,苏照面色沉静,正襟危坐,低头查看着军中文吏呈递而来的薄册,冷声道:“郑国囤聚了一百三十万石粟米,兵甲弩箭辎重不计其数量,还真是亡我之心炽热啊。”

“君上,是否让人烧了这些粮草,如庞灌增援,则我军势不能长居此城,与其资敌,不如以火焚之。”淳于朔在下方,面容不见喜形于色,沉声说道。

哪怕是攻陷了这么一座北方郡城,淳于朔也十分清醒,觉得守不住。

因为颖阴同样是郑国的北方门户,一旦失陷敌手,郑国绝难容忍,况庞灌率大军于北,郑国侧偏师于南,如前后夹攻,南北共击,仅仅凭借三万郡兵,根本占不住这样一座郡城。

其实,如果烧了这些粮草,郑军军心动摇,定当退军,起码在一年之内,郑国都将无力北顾,也可以说,苏国这次灭国之危,暂且疏解了。

少年君侯冷峻、削立的面庞上现出一抹诧异之色:“这都是我苏国的粟米,为何要焚烧?”

这一幕,此时此地此刻,竟有重现当初庞灌面对范泰决堤之议所言【非为苏土,诚为郑疆】的一幕。

若来日史官修史,或有此言苏侯冷峭而言,【此苏之粟,何以为焚?】

传为一段典故,也未可知。

一旁抱剑随行于侧,做鹞冠玄衣侍卫打扮的范潇抽了抽嘴角,少女英气的脸蛋儿上,泛起一抹古怪之色,莹润名澈的眸子,定定看着苏照。

少年君侯气质英武沉静,言谈自信飞扬,打量着,目光就渐渐痴了,这恶贼,真是让她想……再刺杀他一次。

苏照似乎敏锐察觉到了一旁少女的“杀意”,转头看了一眼俏丽难言的少女,不得不说,换得一身禁欲风满满的玄衣侍卫服饰,将小家碧玉般的少女那玲珑有致的身形衬托的高挑,秀立,不禁让他食指大动。

……

……

傍晚时分,霞光漫天,绚烂难言,郡城北方烟尘四起,郑国五千骑卒在秦雎的率领下,风驰电掣而来,方至城下,抬头看着郡城上方竖起的“郑”字旗幡,心下稍定。

秦雎松了一口气,道:“还好,郡城还没破。”

“来人,上前喊话。”秦雎沉声道。

此刻,城头之上,苏照站在一座角楼之上,隔着城墙垛口向下眺望,看着大批郑国军卒涌来,眸光一闪,冷声道:“五千匹战马,庞灌还真是给我们送来一份大礼。”

淳于朔声音中也有着几分轻松,道:“君上,这五千骑卒陨没此地,庞灌断了后路,必定震恐。”

而随着君臣二人说话的空当,下方,随着沉重的咣当声,吊桥徐徐放下,郡城城门洞开。

秦雎见此,不疑有他,大手一挥,所率骑卒,卷甲而入郡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