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经典的拖字诀(1 / 2)
张晓民点了点头:“对,还是一家大公司的副总经理。”
“这是好事,你干嘛这么愁眉苦脸的。”
“好事坏事,现在谁能说得准呢。”张晓民忧愁地说道。
“我看你爸也真是的,当年孩子就是他抱走的,刚出娘胎,他怎么狠得下心。”石桂芳埋怨道。
张晓民没有反驳,回想起了当年的往事。
当初张诗兰怀上孩子、从大西北回来时,他和石桂芳还没结婚。
原本三兄妹都商量好了,孩子交给大哥张晓军抚养,只是大嫂一直不同意,张晓民当时甚至还跟石桂芳商量过,要不要把孩子接过来养。
但后来父亲得知了此事,本来就对三妹未婚先孕的事暴跳如雷,等到孩子生下来,一怒之下直接把孩子抱走了,从此他们就再也没见到过孩子。
自那之后,张诗兰郁郁寡欢,母亲也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与世长辞了。
他和大哥对父亲的做法也多少都有点看法。
那个年代虽然生活条件差了点,但养个孩子却是没多大问题。
不过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张晓民也不想再抱怨什么,只是烦心于该怎么处理好这件事。
要是能母女相认,圆圆满满那肯定是最好的。
但跟周
灵交谈了几句后,那客套的语气让他感觉那可能不太现实。
他有些担心,三妹找到女儿后,搞不好反而会更加伤心。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
港岛,联想分公司。
总经理办公室内,柳专志站在窗边,看着窗外五光十色的夜景,志得意满地举了举手中的酒杯。
今天上午,联想的股票复牌后,从开盘之后就一路暴涨。
前天跌到了四块多的港岛联想,今天收盘时,股价已经超过了六块。
不仅如此,他还趁着这个机会,提前抽身,从股市里捞了一大笔钱出来。
“几位,这次合作十分顺利,让我们来干一杯。”
柳专志回过身,对桌上的几个港商说道。
几人一起举杯碰了碰。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其中一个港商问道:
“柳总,公司重组之后,这股份该怎么分配,可以透露一下吗?”
“这事不着急,重组的准备工作都还没有完成。”
柳专志老神在在地说道。
从柳专志不慌不忙的态度中,几人都品出来一点味道。
“柳总,该不会是公司根本没有重组的计划吧?”
“怎么可能!我可没对媒体撒谎,重组整合一直是联想集团的重要事
项。”柳专志义正辞严地驳斥道。
“不过嘛,公司这么大,员工这么多,审计时间长一点也很正常,再说了,重组的方案还在讨论,太过草率可不行。”
几个港商听明白了柳专志的意思,这是要用一个经典的“拖”字诀。
“但是斯密特先生那边……”
听到这个名字,柳专志不由得脸色一沉。
“斯密特?这次如果不是我出面,你们觉得斯密特会怎么做?他最先抛弃的就是你们!股价下跌,他找过你们没有?问过你们的意见没有?”
“诸位,好好想想你们是在跟着谁赚钱!”
柳专志的一番话说得是大义凛然,几个港商纷纷点头附和。
“所以,以后港岛这边有什么问题,各位最好都先和我商量……”
……
十一月二十七,周一,天气晴朗。
中午,周书文来到一家招待所的包厢门口。
一推开门,就看到两个年近半百的男人正坐在桌边。
周书文扫视了一下室内,不禁有些疑惑,因为王志平不在。
“王伯父呢?”周书文扭头看向身后的人,那是王志平的秘书,姓孙。
“领导还有点事,让我先来接你,他马上就过来。”
周书文点头,走进了包厢。
好在刚
刚来的路上,孙秘书已经跟他说过这次见面的主要目的,也交代了这两人的身份。
周书文直接走了进去,伸手和两人握了握。
“刘厂长,吴厂长,幸会幸会……”
刘新云,吴宁,两人分别是海城银星电视厂的一把手和二把手。
银星是海城本地的一家电视厂,创办于八十年代末,集体企业。
这个品牌在海城以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前两年制作的十四寸彩电也算得上是知名产品,在好几个省市都十分畅销。
不过好景不长,自从九二年开放市场之后,大批国际资本涌入大陆,这些小品牌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
外边有洋货围追,内部有其他大的国产品牌堵截。
一旦没能找到突破口,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衰落是十分正常的事。
但厂子效益不好,但工人的工资可不能停,因为这个年代,工人还端着铁饭碗,没出什么大问题,都不敢轻易辞退的。
不管制作的彩电能不能卖出去,厂子都得一直运转。
在这种情形下,很容易就会出现尾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