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六侯(1 / 2)
虽然军队出征才过去了几个月,但此时的沈明城邦,在两庚绶的管理下,被搭理的井井有条。
他摒弃拓山礼法至上的观念,采用以人为本,礼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理城邦。
这种治理方式弹性很大,深受好评,大家非常支持两庚绶的管理。
心中也不免感叹,如果当年是两庚绶执政的话,估计后来也不会出现那种大混乱。
在沈明人的领地中,沈明城邦是主城,周边的土地也已经全被开发,建立了一块又一块的农田。
农田中还有许多错落有致的屋舍,这些都是元人和边人智慧的结晶。
三座拱卫主城的卫城也有了他们的名字,分别以现有三公的名字命名。
位于西南面的卫城叫吉磬城,这座城的管理由左政公全权负责。
在这种城中,有着非常浓厚的铸造氛围,无论元人还是边人都会一两手铸造的手法,他们也是沈明文明中技艺精湛的匠人。
位于东南面的卫城名叫穹极城,在这里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穹极的亲人,穹隆、穹袭负责协助管理此城。
不同于吉磬城的铸造工艺,这座城显得格外奢靡,在这里,只要手中有尾币就能体验到许许多多的快乐。
穹极城的经济十分繁荣,隐约间有了赶超沈明城的势头。
最后一座城是位于北面的元始城, 这座城是两庚绶为了纪念先祖斯塔特而建立的。
同样的,他将斯塔特的血脉聚集到了元始城之中, 并且勒令他们进行学习。
在两庚绶的强制命令下, 元始城的文化氛围格外浓厚, 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了城中元人的必修课。
武铎从北方回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两庚绶的耳中。
两庚绶第一时间便接见了武铎。
两人相见后, 武铎略带着急的说道:“两庚绶,时间紧迫,我就长话短说了。”
紧接着, 他便将王的口谕传达给了两庚绶。
两庚绶听完,有些差异道:“王这么急的吗?”
武铎摇摇头道:“不知道,可能是北方战事比较吃紧,王担心夜长梦多吧。”
“好的,你放心, 一定会在最快时间内安排完毕。”
待武铎下去修整后, 两庚绶便将左右政公六正二十四位元老给叫到了中心石屋进行商讨。
商讨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由左政公负责提供工匠,右政公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助, 辅政公对工匠家属做好迁徙工作。
此次一共出发五百名工匠, 加上家属, 除去无法行动的人,总计一千七百五十三人。
该队伍由事正侯亲自负责带领,共出动了大小吏员一共二百七十六人。
自从首领一职暂时取消后,副首领的称呼也得到了更改。
因为工作原因的关系,六正职位在整体上要比三公低一个档次。
所以,为了职位上的称呼方便,选择采用“侯”一字进行称呼。
于是就有了事正侯、礼正侯、廷正侯、牧正侯、农正侯和猎正侯, 这六种称呼。
“侯”通“猴”,在元语中是一种比猿第一个档次的称呼, 在文字的演变中,侯一字也就比公低了一个档次。
一切准备就绪,武铎和两庚绶挥手告别后,便带着两千多人浩浩荡荡的朝着北方前进, 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
与此同时,草原上,乏巫驱赶着那群无根人进行劳作。
果然如同王所说的,没有了根, 也就没有了种, 任由他们蹂躏, 丝毫不会反抗。
经过半个月的不断工作,在河流的两旁,无根人搭建起了一片土墙。
草原上缺少石块,所以只能暂时先建立土墙,石墙只能之后考虑。
土墙将河流两旁的土地全部给围了起来,让河流从中间流淌而过。
而这条草原上的清泉也被称之为根河,这是一条有根的河,也是有种的河。
河水自西南向东北流淌,可见河流的源头便在西南方向。
在新城邦建设的这段时间里,沈明也顺着根河逆流而上,走着走着他便见到了一百多公里外一片片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颗颗的珍珠。
在这片水泊中,有一个面积约三、四平方米的小泉,泉水喷涌翻滚,汇合水泊内的潺潺细流,逐步形成一条宽约三丈,半人深的溪流,这就是根河之源。
了解到河流的源头,感叹一番世间壮丽后,沈明便独自一人离开了这方天地,回到了新城邦之中。
正当他回到回到新城邦之时,武铎也恰巧带着两千人入驻到了新城邦之中。
在事正侯的安排下,工匠们很快就带人忙碌了起来。
相比于无根人来说,这些工匠的技艺可就高超多了,在他们的建设下,新城邦正飞速的建立起来。
看着城邦逐渐成型,沈明还特地将俘虏的女人赏赐给了这些工匠,他们也更加对沈明感恩戴德。
为了感激伟大的王, 工匠们决定要为王建立一座豪华的宫殿。
就在新城邦建立的这段时间里,草原上并不太平。
自从沈明赶走了诺干和塔拉两个部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