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融券机构浮出水面(2 / 2)
。”老魏举例说明:“昨天我们先卖掉了2123500份海产品ETF,收盘前又全部买了回来,合计成交金额为1700多万元,万二跟万三,手续费相差1700多元呢。如果我们每个月都进行一次这样的做空操作,全年就相差2万多元。”
“可相对于咱们一、两千万的本金,2万多元也不算什么吧?”
“陈老弟,这只是交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能帮着省下2万多元,要知道,还有一些别的环节,累计起来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这样啊?”陈岩沉默了。
“我还查到一件事。”老魏说着,点开一个网页给李松看。只见上面列出了昨天参与“海产品ETF”融券的机构名单,只有两家:排第一的“润和投资公司”,动用了2000万资金;排第二的松岩科技,动用了830万资金。
这个润和显然就是前天晚上,抢在老魏之前下单融券的那家机构。资料显示,润和投资公司注册地就在魔都,成立还不到一个月。
就是这家新创办的机构,昨天一开盘就将融到的海产品ETF一股脑地出货,由于卖出价压得较低,导致后面不容易回补。
当时老魏就断言这家机构很可能是新来的玩家,对于做空不太熟,心态也比较急躁。这些判断,今天从一个侧面得到了证实。
让李松不安的是,松岩科技也赫然在列,这不等于是将行踪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吗?
老魏对于这个问题倒是挺想得开:“规则对所有机构都一样。”
李松一想也对,便没有太在意。
此时股市即将开盘,李松站在老魏身后,想看看老魏这次怎么做空“炒货ETF”,以至于把换办公室的事情都给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