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网友反应,夏工量子通讯合作方式(2 / 3)
经过重新设计处理,应该可以安装在大卡的手机当中,修改程序后,能够通过几个数据接口,让数据传输成功。
“大卡就大卡吧,对于水果手机这些用户,我们不用管,以前是他们制定标准,现在就我们自己制定标准,不配合我们,那就不需要用我们的技术了。”陆杨说道。
众人都明白陆杨的意思了,如果水果手机不适用夏为科技推出的SIM卡版本量子通讯芯片,那么在很长时间内,水果手机的竞争力都会大大降低。
除非他们和夏为科技达成合作,重新设计一款新手机。
或者主动改变自己的手机标准,但还是要重新设计,把手机SIM卡槽变成大卡槽。
如果能很快推出大量量子芯片SIM卡,相信在全球市场,还能挤占苹果手机以前的市场份额。
很快陆杨就做出决定,他说道:“那大家就辛苦一下,重新把程序设计好,让SIM卡的几个数据端口能传输我们量子芯片的数据。”
SIM卡芯片有8个触点,其中包括两个电源的触点,剩下的触点以前负责了手机卡的五个模块。
比如手机卡可以储存少量信息,短信电话号码都可以存在手机卡当中,但储存的信息非常少,如果换成量子通讯手机卡,也不需要储存短信和电话号码功能。
它只需要一个功能,那就是通过5个触点,将量子纠缠的粒子信息传递给手机中央处理器。
最后实现上网、打电话等等功能。
量子通讯芯片的触点甚至没有超过5个,它并不是真正的中央处理器芯片,集成的模块非常少。
要知道中央处理器芯片,拿Inteli9-10980XE举例,这块芯片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细针,这些就是连接触点,足足有2066个。
现在芯片触点越来越多,这也和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复杂有关。
相当于不同触点,管理的功能不同,所以芯片触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将来如果制造出了量子计算机使用的芯片,也可能和正常的中央处理器一样,拥有无数针脚,每个针脚都会连接不同区域,负责的功能也不一样。
现在量子通讯刚刚起步,功能非常简单。
相当于只是一个容纳纠缠粒子的容器,同时负责输出信号,这些输出的信号,还不是量子通讯芯片处理后输出,陆杨让化为数万员工编写的解码程序,是安装在手机当中的。
只有手机的处理器,才能完成计算,将纠缠粒子的“左旋、右旋”数据传输到手机处理器进行解码。
刚和自己手底下科研人员谈好,周华容已经来到陆杨的实验室拜访。
这次他带来了京城的决定。
陆杨的量子通信技术,相当于推翻了以前建立的通讯标准,京城那边也非常重视。
跟着周华容来实验室的还有管理三大运营商的上级部门工信部的人。
新技术出现,应该如何应对,都需要制定新的标准。
这次周华容他们过来,就是为了谈这件事。
陆杨已经明确表示,这次不想单纯出售技术,而是出售设备,这和以前的谈判方式就有点不一样了。
无法再拿100亿就获得技术。
特殊机构要使用量子通讯,完全可以通过采购量子主机和量子芯片实现。
技术只在陆杨这里,保密也简单很多。
现在陆杨的量子通信技术,全球独一无二,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所以必须尊重陆杨的意见。
况且陆杨把反破解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拿到芯片的特殊部门想了各种办法都无法破解。
也只能坐下来好好谈。
如果陆杨的条件非常过分,周华容也要劝劝陆杨,甚至要让叶家也帮着劝说。
把通讯交给民企那肯定不行,这是非常关键的产业,在夏国必须由官方掌握。
就连国外,通讯公司背后也有着非常复杂的背景。
不然那些FBai怎么可能监控信息呢。
甚至传说水果手机的数据有些部门也能查看,至于传出FBai无法查看犯罪分子手机的信息,还要向苹果公司申请,这完全是笑话。
其他代表人员暂时没有和陆杨谈,而是周华容先将条件和陆杨说一说,不至于待会真正谈的时候谈崩,双方都尴尬。
两人在实验室的会议室内,一边喝茶一边谈事。
周华容先说了个好消息,那就是陆杨想要提供硬件,而不是提供技术的方案得到同意。
“京城那边同意你的条件,而且准备让你收购夏微电子,就是你流片的公司,不过芯片公司的股份,只能给你不超过49%,相当于合资企业。”周华容说的时候悄悄打量陆杨的脸色。
见他脸色微沉,接着说道:“当然量子通讯是划时代的技术,夏为科技做出重大贡献,最后在一些老院士还有领导的支持下,决定还是让你成为大股东。”
陆杨这才露出笑脸。
他刚才板着脸,倒不是觉得钱赚少了,反正量子通讯肯定能赚很多钱,他想的是如果公司自己无法主导,自己不是大股东,就失去了话语权。
量子通讯芯片属于收购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