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燕军南下,入夜桃林(6.2K字!)(3 / 4)
有着一道响雷乍起。
“哦哟,不错哦。”
朱雄英眼中透出一丝赞赏。
“云起!”
只见有着片片乌云开始凝聚,虽然稀稀拉拉,但确实是有。
阵中的刘日新见到果真有天际乌云出现,极为兴奋。
“雨来!”
只见刘日新手持桃木剑,朝着天际一指。
然而,这一次却是毫无反应。
“雨来!”
刘日新又是举剑朝天一指,那几片乌云依旧是没有动静,别说下雨了,就连雨点都没有半滴。
“雨…雨来!”
重新又舞了一遍,刘日新憋红了脸,他将丹田内那稀薄可怜的法力尽数注入桃木剑之中,引动阵法,扯开嗓子朝天大吼。
终于,这一次雨来了。
只见一众乌云中,有一片小乌云不情不愿的降下了‘甘霖’,雨水覆盖面积约莫在一丈方圆,正是刘日新所站的头顶位置。
周遭的太孙府宫人见状,一个个都是捂着嘴想笑不敢笑。
旁侧的朱雄英看完,眉头微皱了起来。
很明显,刘日新的操作并无错误,核心点在于法力强度。
呼风唤雨之术不比使用乾坤挪移阵,如果施术者的法力不够,根本做不到调节阴雨晴明,设立掌天监这件事,看来还是得再等一段时间。
刘日新看着天空这朵勉强降雨的小乌云,脸色有些尴尬,看向朱雄英,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屁股。
“殿下,这雨…”
“散了。”
朱雄英澹澹一语。
霎时间,言出法随。
天际乌云在朱雄英声音出口的刹那,瞬间荡散,那一朵下雨的小乌云也是消失不见。
“还有什么事?”
朱雄英看的出来,刘日新今天还有其他事。
“殿下,工部赶制二十余天的大鼎已经铸好了。”
刘日新连声说道。
经过超三千工匠半月之余轮班倒,不眠不休的赶工之下,这长宽高各十丈之巨的超级丹鼎终于是铸成了。
“孤知道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
既然丹鼎已成,七转神阳丹的炼制也该开始了。
说完,朱雄英就准备走,接下来他准备去把万剑归宗的入门练一练,然后再研究一下唐逸的灵根特殊。
“殿下,参与铸鼎的三千工匠都在秦淮河畔等您,殿下若是不现身,这三千工匠怕是不会离开。”
刘日新凝声说道。
这也是人之常情,当为一件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之后,必然希望得到来自于上位者的认可。
朱雄英沉默片刻,他自然理解。
但是距离万剑归宗的任务截止时间已经很近了,他确实无法亲临。
‘砰’的一声,只见有着一个不论从长相还是举止神态,甚至是眼神中的那抹深邃,皆是与朱雄英一模一样的‘人’出现。
“去一趟秦淮河,代孤犒赏工匠,验收丹鼎。”
朱雄英说完,身形便是挪移离去。
站在原地的刘日新一愣,看着眼前这位另一个‘太孙殿下’,心想我了个乖乖,这也太神奇了!
………………
北境燕地,燕王府。
所有燕军千户以上的将领,尽数集聚在大殿之中,每一人都是披甲在身,皆是战意盎然。
燕王朱棣立于诸将之前,扫过自己的这帮将领,眼中有着极其肃冷之意,更是透着极为强大的自信。
一统北境,横扫晋宁。
这半个多月来的大战,让朱老四真切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兵锋所指,摧枯拉朽。
此刻朱老四召集燕军诸将,自然不是闲来无事聚众喝茶。
靖难檄文,对外宣城是四月二八挥师南下。
可实际上则不然,当征伐晋宁的大军回燕之后,朱老四立即下了挥师南下的动员令,这是朱老四和道衍共同商定的决定。
“本王知道,这段日子以来,你们很累。”
朱棣澹澹开口。
“本王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大胜归来,理应修整一段时间。”
“但是本王告诉你们,不仅是你们这么想,天下人都是这般想,可正因为如此,本王才要即刻发兵,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诸位这些天也能有所发现,天命在燕,但凡我燕军所指,无往而不胜,本王相信只要诸君齐心协力,定能一举定鼎天下。”
“彼时,本王将与诸君共享。”
毕竟他这辈子都没这么富裕过,当下燕军集六王之兵,再加上这段时间募集的新兵,此时朱老四手下足有五十万大军,对外号称百万燕军。
“诸将听令。”
朱棣一声厉喝。
满殿将领皆是身动,战甲齐响。
“此次靖难大军分作三路,张玉为左路军主帅,张辅为副帅,丘福为右路军主帅,谭渊为副帅,本王亲率中路大军,朱高煦为先锋大将,其他诸将,各司其职。”
纵观原有历史轨迹,不论是张玉还是丘福,都是史载中的靖难名将,由他们来做一军主帅,理所应当。
可有一个人,却是缺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