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朕欲禅位(6.6k月(3 / 5)

加入书签

朱雄英眼眸微凝,听着胡元澄的段子。

他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在原本历史轨迹中,朱老四发兵灭了安南,把胡氏父子押入应天之后,会把胡一元和胡汉苍都弄死,唯独留下胡元澄这么个玩意,后期甚至还把他升为一部尚书。

这小子,知趣上道,拍马屁更是一流。

能伸能缩,可当一声龟孙。

眼眸瞥过这地上跪着的胡元澄,朱雄英心中思索了起来。

虽说他今天一剑破万军,显露诸多凡人所不能明悟的神迹,以此威慑这三十万安南军。

但是朱雄英心里明白,事情能办这么顺利的主要原因,是这三十万安南军本就是为了打秋风而来,士卒战意并不强烈,稍稍受挫便会军心震荡。

故而自己能以一剑之威,崩散其军心。

可若是哪天真要征灭安南,这帮安南兵为了守家,战意必然不同于今日。

一旦誓死戍守,几十万大军当然不可能让大法师一个人去挥剑,那得砍到猴年马月。

那种灭国级的攻伐,还是得由大军出动。

不过现在大明的京营大军,都是备战准备征伐北境六王。

并且大挪移术的境界还未达到可以一念传送万军的地步,朱雄英不愿意在路途上耗费太多精力。

所以安南这边,暂时没有时间顾及,而单靠沐英的边军,又无法对安南发起灭国之战。

可这个不安稳因素,必须暂时稳定下来。

最好的法子,便是让安南内乱起来,这样自己便可以安心解决北边,等北边安定了,再对安南这群逼崽子进行灭国式处理。

朱雄英扫了眼胡元澄,读心术洞悉了他内心的一切想法。

除了说大明太孙殿下神武非凡,帅冠古今这几句是真的之外,嘴里没一句实话。

跪着的胡元澄见朱雄英良久不吭声,心头更是忐忑不安,浑身都在发抖。

“如此说来,你本是反对此行出兵。”

朱雄英澹澹开口。

实则朱雄英看的清楚,胡一元胡汉苍胡元澄,这三父子都想出兵,胡一元和胡汉苍是想扩大疆土,同时为新朝扬威,而胡元澄则是一心想通过打胜仗回国夺位。

“小臣对大明,对殿下忠心耿耿,天地明月可鉴!绝不敢有僭越上邦之心!”

胡元澄见朱雄英没有对自己动杀机,顿时心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都是小臣的贼父贼弟鬼迷心窍,竟是不知量力,妄想图谋大明上邦之圣土,小臣劝阻百般无奈,小臣无奈啊!”

胡元澄越说越起劲,甚至是要痛哭流涕来显示自己是何等的冤枉。

“卿之忠鉴,孤已知晓。”

“胡元澄听封。”

朱雄英扫了眼跪在自己身前的胡元澄。

这种无君无父、反复无常的小人,他素来厌恶。

不过这种小人,正好符合朱雄英目前对安南的既定策略。

胡元澄一怔。

听封?

难不成还有封赏?

顿时把头重重的磕在地上。

“孤封你为安南郡王,授上柱国,代行安南国政,命你即刻回升龙擒拿乱臣贼子,速速去吧。”

升龙城,便是安南国都。

朱雄英是大明监国太孙,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话,就是代表了大明的圣旨。

至于被胡氏篡了位的陈氏一族,朱雄英并不像历史上的朱老四那般,还曾想过扶其复位。

原因有二。

第一个,陈氏连屁股下的位置都守不住,这样的废物扶他做甚。

第二个,为以后灭安南,留下个‘吊民伐罪’的理由。

跪在地上磕头的胡元澄一愣,他心头当然大喜,能得大明册封,才是正儿八经的安南之主,虽说只是代行国政,但是老爹胡一元和弟弟胡汉苍与自己一比,顶多就是山寨玩意。

可问题来了,怎么回去擒拿乱臣贼子?

别看现在这手头三十万大军在握在自己手里,但实则军中很多都是老爹胡一元和弟弟胡汉苍的亲信,以自己的威望,不可能做到让这三十万大军跟着自己回去造反,指不定半路就兵变把自己给嘎了。

更别说老爹胡一元现在如日中天,整个安南国,无人敢违逆半分。

胡元澄心里在想什么,朱雄英当然清楚。

要让胡元澄回安南折腾,让安南没精力在自己搞定北境诸王的期间动歪心思,那最起码要让胡元澄有一定优势。

“来,射一箭。”

朱雄英一抬手,霎时在胡元澄跟前悬浮着一把紫金长弓。

“啊?”

胡元澄下意识仰头。

当看到悬浮在自己身前的紫金长弓之时,惊的差点没尿,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能够虚空悬浮的弓箭。

有弓,可是没箭啊。

胡元澄惊愣的看着万里穿云弓,说话都结巴了。

“你想射谁,拉弓便是。”

朱雄英澹澹说道。

“是,是是。”

硬着头皮,胡元澄站起身来,他想去抓万里穿云弓,可万里穿云弓傲娇一挪,压根不让胡元澄碰。

在它浅薄的灵性看来,只有主人才有资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