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孤当一剑破敌(6.6k月(3 / 4)
定边那一次,沐英率三万铁骑迎战,双方交战是在开阔地带,进可攻,退可守,并且后面还有耿炳文的援军在急速赶来。
纵然是败了,也有退路。
可这一次,开化府之外地形狭隘,不利于战骑突进,且后面的退路已经被切断,可以说是背水一战。
坏处是,士卒大概率会战死。
好处是,士卒大概率会死战。
此时,城外战鼓已经轰轰响起,落在士卒心中,既是浴血的号角,亦是死神的吟唱。
“诸位兄弟,你们跟随本侯出生入死多年。”
“今日一战,关乎我大明南大门之存失!关乎我沐军之赫赫威名!”
“出此城门,灭安南贼子,叫他们知晓,何为大明铁军!何为明军威武!”
沐英声音传荡三军,闻之无不是心中战意盎然。
在沐英身侧的沐春沐成两兄弟,勐地拔刀扬起大喝。
“明军威武!”
三万士卒,皆是扬起兵戈大吼。
“明军威武!”
“战!战!
战!
!”
当士气燃至顶峰至极,沐英拔出腰间马刀,勒转马头正对开化府的城门。
城门处早准备好了开门的军士,只等沐英一声令下,便是打开城门,一决死战。
“父帅,等等。”
就在此时,沐英身侧的沐春勐的一惊,拍马上前,抬手指向城门左侧的一处瞭望塔。
沐英眉头一皱,凝目望去。
只见一道身影负手站立在瞭望塔尖,那飘逸的身姿,帅气的侧脸,举足间透出的天家贵气,不是太孙殿下还有何人?!
‘莫不是眼花了?!’
在沐英看来,世界上不可能有人做到一日之内从应天府来到开化府。
他使劲的揉了揉眼睛,再定睛一看,依然如此。
真就一天到了?!
“父帅,那咱们还开不开城门?”
沐春脸色有些哭笑不得,这边才刚刚做好士气动员,那边太孙殿下就到了。
“传令各部,回城墙戍守。”
沐英当即下令。
开城门?
怎么可能。
当太孙殿下出现在开化府的那一刻,云南的最高军政指挥权便是自动归于太孙殿下的手中。
纵然是要开门死战,也要得到太孙殿下的令旨。
而且现在太孙殿下在城中,他沐英怎敢死战。
他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得保太孙殿下无恙。
在沐英看来,他沐氏父子的命,这三万士卒的命,与太孙殿下的命比起来,屁都不是。
倒不是说沐英多么媚上。
而是事实如此。
纵使沐氏三父子和这三万精兵都血祭在这边境战场,甚至再严重点,哪怕是整个云南都丢了,对于大明来说,都不会伤筋动骨,顶多是以后再花点时间找回场子罢了。
可若是太孙殿下出事了,那对于大明朝而言,将是国本震动,第二天就会天下大乱,沐英可担不起这千古罪名。
“你们两个随为父觐见殿下。”
沐英带着自己两个儿子,快速奔城门那一座瞭望塔而去。
而那些刚刚被打满了鸡血,正满身亢奋准备出城去砍人的三万精卒,一个个都是懵逼了,这是搞的哪一出?
然军令如山。
既然军令改为了继续守城,那大家就继续守,纷纷是各自回到先前的戍守位置。
此时,城墙左侧第三座瞭望塔。
朱大法师站在塔尖,他足足使用了一百多次大挪移术,这才终于赶到了开化府。
之所以是一百多次,是因为其中六十余次都搞错了方向。
主要问题就是出现在贵州大山,绵延上千里的大山都长一个样,山里大雾又遮掩了星辰,一不留神就搞错了方向,导致偏离最严重的时候,朱雄英都差点到四川布政使司吃火锅了。
此时朱雄英望着对面正在酝酿总攻的安南军,虽是第一次亲临战场,但神色平静如常,并无任何的紧张之意。
或许是因为修仙的缘故,大法师看待世间一切的眼光都是超脱凡俗,凌驾众生。
城下那些还在攻城的安南军,不少也是发现了朱雄英的存在,对于这种极度装逼的存在,这些安南大头兵当然不能忍,纷纷是拉弓射来。
可飞向朱雄英的箭失不断,硬是没有一支能射中的。
“上八牛弩,射死这个狂妄的家伙!”
八牛弩,又名攻城弩,宋时便问世了,拉开此弩需要十二石之力,弩臂上有七条失道,居中的失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
八牛弩最大的用处就在于攻城,将巨箭射在城墙上,攻城士兵可以扶着巨箭爬墙攻城。
当然,也可以射人。
比如现在,城外的安南大头兵就准备用这玩意直轰朱雄英。
‘砰’的一声。
穿风破云,音爆炸裂。
一支八牛弩箭飙飞而来,速度极其之快。
正在朝瞭望塔赶的沐英父子,听闻这音爆声,抬头看见那弩箭直冲太孙所在的瞭望塔之时,脸色骤然大变,这位刀架脖子上都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