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夏原吉的折子(2 / 2)
了一口气。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但愿这不是同一口气。
“遵旨。”
黄观再拜行礼,退了出去。
心想皇帝这反应也太大了,都病成这样了还要亲上朝会,就为了宣布一个婚期。
他人哪知老朱喜。
这还得是老朱病的不行,倘若老朱身体好,大孙子结婚,别说宣布婚期这么庄重的大事,他恨不得礼堂吊顶的红花都是自己亲手挂的。
…………………
太孙府,长生殿。
“重商。”
看着手中的这本奏折,朱雄英陷入了思索。
按照夏原吉奏折中所写,当前各地天灾频发,想靠农业税来充盈国库几乎没有可能,只有大力发展商业,并将商业税提高。
好家伙,夏原吉这思想很前卫啊。
从国家层面重视商业,在华夏这片大地上,历代王朝只有宋朝这样做了,而且做的很好。
宋老赵开国之后,边境战事不休,军费支出极高,国库的银子根本跟不上,为了供应军费,老赵把目光瞄上了商税,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中肯的来说,重商国策,是宋朝经济最为富庶的主要原因所在。
可自大明开国,老朱的国策便是重农抑商,在明初为了贬抑商人,老朱特意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四种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穿绢、布两种料子的衣服。
商人考学、当官,都会受到种种刁难和限制。
商业仅仅只是维持国家各类生活用品的交易基础,再加上老朱规定严禁农人弃耕从商,商人外出经商,必须领取官府颁发的路引,否则杀头或流放,商贩与仆役、倡优、贱民同列等政策,商业很难有大规模发展。
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