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客人来访(1 / 2)

加入书签

大唐:最穷县令,皇上请我入朝第51章 客人来访

刘长卿闻言,不由得笑了。

“圆圆,我知道你可能不相信,不过咱们让事实说话。”

说着,刘长卿便不再跟她攀谈,继续忙活手底下的活。

陈圆圆站在一旁却是有些犹豫,不知道自己该帮着做些什么。

不过片刻之后,她也释然了。

反正大人现在已经无心仕途,而且平遥县城做的井井有条。

让他有点事情忙碌着,总比无所事事要强。

与此同时,一道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平遥县城,身旁还有一辆马车。

“这位先生,您是远道而来吧,这是我们平遥县城的入城手册,买一本吧,只需要三文钱。”

听到这话,杜如晦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惊奇。

没想到这他初来乍到,平遥县城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反正三文钱倒也不贵,他掏出钱来买下一本,一边坐车一边翻阅。

当看到某一页的时候,杜如晦脸上有些惊奇。

“阿彪,你看附近有没有停车场,咱们把马车停下,在县城走走看看。”

听到马车里老爷的话,车夫阿彪一脸的茫然。

“大人,何为停车场?”

杜如晦笑着摇了摇头:“还好我买了一份入城手册,不然的话也比你强不了多少。”

“就是停马车的地方,你看看这个标志,一会儿找到了,咱们把马车赶进去,每天只需要五文钱,还帮着喂草料,看管。”

听到这话,车夫阿彪不由得一脸惊奇。

“大人,这平遥县城还真是不一样,就这停车场一条,就比咱们长安城要强。”

“咱们长安城没有地方停车不说,路上也比这里要挤,两相比较,我还差点儿以为这里是长安城呢。”

找到一处停车场,杜如晦付了停车钱,随后便让车夫阿彪四处打听县衙的位置。

等两人来到县衙之后,站在县衙外,杜如晦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是县衙?”

“是啊,大人,我问了几次,这里确定就是县衙。”

“走,咱们进去看看。”

而刘长卿在将那些矿石碎块搅动之后,得到了几份浑水。

随即他开始了自己的过滤操作。

先是找来一只漏斗,放在一只水桶上方。

随后用一张大的圆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将三层分在一边,一层分在另一边,放在漏斗上面。

“大小刚好合适。”

刘长卿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这下只要把粗盐溶液倒进去过滤一番。

然后再用各种溶液吸收杂质沉淀。

刘长卿脸上露出一丝激动的神色。

还好自己在上化学课的时候比较感兴趣,课后多了解了一些,不然的话,今天还真搞不定。

他抬起水桶往漏斗里倒。

随后对一旁的陈圆圆说道:“你帮我把那些圆纸学着我刚才的办法叠起来。”

陈圆圆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哦,好。”

很快刘长卿便将水桶放下,开始用舀子舀水。

一边舀水,一边用手在纸上触碰着,以免那些杂质阻挡水漏下去。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这一张纸便已经被污垢彻底占满。

刘长卿等里面的溶液全部漏光之后,又垫上第二张纸。

继续之前的操作,同时让陈圆圆把上面的杂质抽空清理掉,然后晒干。

听到这话,陈圆圆扑哧一笑。

“大人,您这也太节俭了,对于您来说,需要纸的话,那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吗。”

刘长卿却是摇了摇头:“那可不一样,这种事情怎么能乱来。”

忙碌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这一桶粗盐溶液过滤完毕。

陈圆圆从那些纸张上面刮下来的杂质至少就有几斤。

刘长卿将过滤之后的溶液倒到其他的桶里面。

这些桶里面每一桶都是对应的溶液,将过滤后的溶液里面的各种杂质逐一沉淀。

等到全部步骤完毕,就可以得到最细的食盐!

本来最后一步用太阳晒盐可以降低一下成本。

不过刘长卿等不及,他要尽快将盐制出来,这样才能够确定自己的办法没错。

为了加快进度,每一次沉淀对应杂质的时候他都用木棒搅拌,让里面的成分充分交融。

整整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去,总算是到了最后一步。

“圆圆,我要的锅搞好没有。”

刘长卿看向一旁的陈圆圆,对方连连点头。

“大人,已经搞好了,而且柴火已经烧起来,您随时都可以用。”

刘长卿脸上露出一丝兴奋的神色,点头说道:“做的好,现在跟我一起炒盐。”

刘长卿将各种沉淀杂质之后的食盐溶液倒入锅里,然后把柴火烧的旺旺的。

里面的水很快被烧开,水雾飘的很高。

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像仙境一般,显得水雾朦胧。

一道身影走了进来,看到这幅场景,不由得有些纳闷。

“敢问平遥县令刘大人何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