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一 老丈人的认可(4 / 5)
,要交八百的住院费,还有两千药费。
老人又被难住了,急的坐在医院外面的台阶上一脸愁容,他问林远,能不能帮忙把他的三轮车卖了,那是他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
林远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没说,默默的去交了钱。
虽然他现在也没什么钱,但是比起老人,他富有的很多。
因为输了液,老伴儿的症状好多了,这会儿已经睡着了。
深受病痛折磨,她很难有睡眠这么好的时候。
看着熟睡的老伴儿,老人家也放心了不少,他感激的看着林远,“小伙子,你跟我回去一趟吧,家里有些老物件儿,你都拿走吧,剩下的钱,以后我慢慢还你,你看这样行吗?”
他是真的感激林远,如果没有这个年轻人。
或许他根本没办法在这么快的时间内赶回来。
说的更难听一些,也许真的就连老伴儿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虽然死亡是注定的,但是他依旧想多陪陪她,哪怕只有一天,也是好的。
林远目睹了他们的贫穷。
准确的说,从他担负医药费的时候,就没想过要把这钱拿回来。
他笑笑,“不用了,老爷子,这钱,不用还了,就当我对阿婆的一点儿心意吧。”
老人家一听这话,忙摇摇头,“不行,不行,一码归一码。”
勤勤恳恳,老实了一辈子的庄稼人,说好的要还,就必须要还,哪怕是买房子卖地也要还。
他说完就用苍老的有些干瘪的手来扯林远的袖子,“走吧,趁着我家老婆子睡着,咱们快走,快去快回,就麻烦你再多跑一趟了。”
看着他执着的眼神,林远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好跟着他走,两个人又上了车,一路朝着老人的家里去。
他是家里的独子,早些年,家里的条件还算好,只是到了他这一辈的时候不行了,爹妈没的早,只留下了这一间房子给他,没人供养他上学,四五岁的时候,他就学会了种地。
媳妇儿是外村人,也是苦出身,家里没了爹妈,来他们村投奔亲戚,结果亲戚早就搬进了城里,两个人就这么认识了,然后过了一辈子。
其实二十岁的时候他就知道媳妇儿不能生孩子了,去城里的医院也看过,吃了不少的药,但是始终都没能怀上。
那药特别苦,每次媳妇儿吃了都忍不住恶心反胃。
老人家心疼,最后一咬牙,干脆就不让她吃药了。
她是上天赐给他的福分,就算没有孩子,只要她还在,他就觉得满足。
可惜现在,她也要离他而去了。
老人絮絮叨叨的讲着,像是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林远就在一旁一边开车,一边耐心的听着。
他笑,他也跟着笑,他心酸,他便也沉默了。
人生无常,世事无常。
有些事儿,没法儿选择,只有接受,比如生老病死。
车子又开回了村子里,在石子路上颠簸着一路驶向了老人的家,到了家门口林远将车子停了下来,老人拉着他朝院子里走,他们家的屋子很小,但是院子其实还挺大的,是屋子的两三倍。
种了一院子的菜,全是四季豆。
他说老伴儿喜欢吃这个,他就种,她能吃,也能卖钱。
田旁边有个地窖,里面有个梯子,老人家弓着身子倒着爬了进去,踩着梯子一点一点的往下走。
林远本来没打算下去,结果老人喊他,他便也跟着下了地窖。
地窖里一片昏暗,只有门洞偷来的一点儿微弱的光亮。
看清了面前的东西,林远彻底的惊呆了。
地窖不大,左边全是一些菜,但是右边的地上,却全是物件儿。
像是花瓶,还有两个木头箱子,墙角还放着一个长杆烟斗,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是看得出,都是些陈年旧物。
“这些东西啊,都是当年我爹妈留给我的,一直舍不得卖,有些值钱,有些不值钱。”老人感叹着。
说完,径自走了过去,将角落里的烟斗拿了在了手上,紧紧攥了攥,这才转身递给了站在身后的林远。
“这个东西应该能值些钱,上次为了给老伴儿买药去城里想卖了,那个老板说只能卖五百块,我不信,我就拿回来了。”
说完又摸了摸上面的玉烟嘴儿,“这个可是玉的,老料子了,是好东西,应该能值些钱的。”
林远仔细看了看。
那块儿玉石是泛着一点儿澹澹的绿色,即使在昏暗的地窖里也能看的出是细腻通透的玉石,透着亮。
用行话说,就是水头很足。
林远点点头,认真道:“您做的没错,他一定是骗人了,就这水头怎么看也绝对不止五百块。”
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一块儿上好的玉石,可以卖千万甚至几千万。
林远对这东西算是略懂皮毛。
所以他敢断定,这东西绝对不止五百块,如果这玉石足够好的话,那至少也是要几千块的。
老料的话,那就更是贵重了。
年代越久越是值钱。
听见林远这么说,大爷欣慰极了,“是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