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泪(2 / 6)
对枕边人下手,以及事变的具体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现在还是个秘密。
秦长歌不急,她有预感,和这个螳螂一般的女人(螳螂有杀夫的爱好),迟早会对上的,她甚至觉得,自己对北魏的消耗,也许会让魏氏兄弟放弃对敌西梁的企图,但是,完颜纯箴不会。
女人疯狂起来,本就比男人更不顾后果的。
秦长歌懒得去揣摩一只母螳螂,她现在忙着去做正事,比如,李翰本来的职责。
赈灾。
朝廷的赈灾粮食早已运到,灾民却没有及时得到赈济,市面上米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无数灾民流亡于道路,瘦骨嶙峋嗷嗷待哺,只记着为自己的权位名利追逐而置黎民不顾的上位者,自然会被天道抛弃。
李翰和曹氏家族其余人等,都已押解去京,这些善后,交给萧玦去头疼吧。
刨去路上时间,她只花了短短十日,便漂亮干净的解决了幽州事变,顺带灭了杀伤边民最狠的冉闵道军队,其雷霆风云之举,翻覆风雨之能,行事作风之狠,瞬间传遍天下,四海震惊,诸国警惕。
赵莫言大名,成为六国间,成名速度最快,口耳相传最广泛的三个字。
用包子的话来说,就是:亲,你红了!
萧玦的旨意来得很快,秦长歌那个“代尚书”的“代”字很漂亮的去掉了,现在她是部长级别,真正跻身国家最高决策部门的高干了。
圣旨后面还粘着一封信,传旨太监小心翼翼的提醒秦长歌,“陛下说,请尚书大人务必亲阅。”
亲阅就亲阅,还务必,看来萧玦对自己,真是超级不放心啊……
秦长歌捏了捏信封,好厚……
晚间回幽州刺史官邸歇息,新任的幽州刺史已经就职了,文正廷,这个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沾了谁的光的好运气的书生,因为在幽州事变中,揣测准确,报信及时,擢升幽州刺史,成为主掌一方的方面大员。
秦长歌住在刺史官邸的前院,灯火下展开信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洁白纸笺明亮如玉,徽州香墨光洁明润,纸上只有这四个字。
萧玦的字体,一改往日的龙飞凤舞,一笔一画,凝重谨慎,看得出,下笔时一定写得慢而悠长。
仿佛下笔者,每画下一笔,都凝结了自己无限的心意和思念。
那些饱满欲将溢出的墨迹,写满龙章宫里孤灯对影,遥思伊人的牵念和寂寞。
烛火跳跃,跳跃光影里秦长歌慢慢的笑了笑,翻开下一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秦长歌愕然,手指连连翻动,厚厚的一叠纸,每张纸都是这四个字。
翻完最后一张,秦长歌向椅背一靠,望着承尘怔怔半晌,随即,哑然一笑。
这叫什么?另类情书?
突然想起了什么,她坐起,仔细的数了数纸张。
五十一张。
恰恰是自己自郢都出发,到得圣旨下达那日,离开他的天数。
换句话说,这些字,是他每天一张写下来的?
从她出发,踏出龙章宫那刻始,御书房里凝望她背影远去的帝王,便缓缓抽出信笺,于满案奏折书简,纷繁国事之间,静心埋首,一笔笔写下自己的牵挂思念。
这是一封厚重超过所有记载着急如星火的国家大事奏折的,信笺。
相思迢递,有一种表达简短而心意绵长,字字凝结着深沉牵记。
秦长歌的手指,不由自主的缓缓抚过那些因为墨迹饱满而微微凸出的字体,一笔一画的抚过去,细致得仿佛想在这些字体中,抚出某些深藏的画面来。
好像是很多年前,又好像只是离此刻不远——那个英风俊朗的少年,也曾于沙场分离时,战火烽烟间,写一封封的信给自己,他似乎一直是这样,不喜欢用长篇大论来表达心意,只是一遍遍的告诉自己在乎的那个人:
“长歌,云州战紧,你且小心。”
“长歌,天寒将雪,请多保重。”
“长歌,今日拔营,看见春枝抽芽,你若在,一定欢喜……我想念你。”
时光有时仿佛能叠印记忆般,将一些难以忘怀的事体,提醒般的不断重复,每一次重复,都是一次沉默而有力的镌刻。
秦长歌微微有些恍惚的微笑着,将这五十一张纸一张张看过,收好,放回信封。
站起身,想为这封信找个安全的地方呆着,以免被某个无孔不入的家伙窥视,结果找了半天,却无奈的发现大约只有自己身上最安全。
将信封费劲的塞入袖筒,秦长歌腹中暗骂。
她却不想提醒自己,其实可以扔掉很多张的,反正内容都一样。
漫步出屋,月光下仰首看云的男子,亦浸透了月光一般的清越皎然。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秦长歌轻轻过去,一侧头,对他一笑,“夜深风紧,小心着凉。”
这一侧头,再次看见沉溺于自己思绪中的非欢,眼中那熟悉而惊心的神情。
轻轻转首,目光直接落在秦长歌袖筒,楚非欢的笑意有点古怪,道:“他有信给你?”
秦长歌有些尴尬的唔了一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