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第一台蒸汽机(1 / 2)

加入书签

粮食霸盘不可能一踌而就。

筹措银子,下到民间买粮,再把粮食运到县城、府城集中储存,都需要时间,等到做完这些少说也得到明年开春时节。

崇祯自然不会一直等在常德。

实话实说,崇祯这次干得挺不地道的。

这种行为,属于吃干抹净还把剩下的打包带走。

可以预见,这次粮食霸盘之后湖广的粮商将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不过那些粮商也是罪有应得,年初的时候朝廷就已经下过公文,明令禁止一切粮商私自进入湖广购粮,这些粮商还是要顶风作案,能怪谁?

怪王夫之?

王夫之这回肯定要被骂死。

毕竟,要不是王夫之作保,并且从水利粮食银号借来大笔银子,以王规之为首的湖广粮商也没有这个胆子做粮食霸盘。

但是王夫之不会在意这些。

王夫之已经进入不计个人毁誉的境界。

正如崇祯所说的,湖广是大明的粮仓,湖广的粮食是整个大明的战略储备粮,谁敢打这批粮食的主意,就得有挨朝廷铁拳的觉悟。

为了国家,王夫之根本不在乎被人骂。

崇祯没时间等湖广粮商做成粮食霸盘,甚至都没有时间等永顺、保靖以及施南的土兵把各自的家眷接来湖区,就急着返回了南京。

因为南京传来了一个让崇祯无比期待的好消息。

经过一年的反复尝试以及试错,方以智和宋应星终于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打造出了第一台木质的蒸汽机。

崇祯迫切的想看到这台蒸汽机。

崇祯甚至连骑兵营都没有带上,只带着八百夷丁上了水师战船一路顺江而下,途径武昌的时候也没有上岸去汉阳府看一眼。

一路顺风又顺水,崇祯于腊月中旬回到了南京。

崇祯依然没有通知京中的官员,所以没人迎接。

两世为人,崇祯最讨厌的就是迎来送往的形式主义。

有这时间,干点什么工作不行?哪怕是打几圈麻将,非得整这些虚头八脑的。

崇祯直接让水师把鸟船停到清凉门外的小码头,然后带着朱慈炯、胡国柱等直奔清凉门内的格物科工场而来。

清凉门内这一片,包括清凉山已经用围墙围住。

就连座落在清凉山东麓的清凉寺也被迁往城外,原来的寺庙建筑已经变成内务府格物科的宿舍及工场,工场里边聚集了大明最优秀的工匠。

这些工匠,包含了所有的门类,甚至于连鞋匠都有。

根据崇祯的旨意,整个工场守备森严,外层是京营,中间是新军,核心则是上百个太监组成的护卫队,真正做到苍蝇都飞不进去。

看到崇祯,守门的京营兵、新军还有太监纷纷见礼。

崇祯理都没有理,径直走进工场内门,然后一进门就看到偌大的院子中央摆放着一部半是木头半是铁的机器。

机器大概有一人那么高。

木头做的飞轮正在呼呼的旋转。

还不断有水蒸汽从机器中漏出。

方以智、宋应星还有十几个工匠聚集在机器的四周,正在很热烈的讨论着如何改进机器的渗漏问题。

因为太过于投入,就连崇祯走到身后他们都没发觉。

最后还是方以智转身去给锅炉加煤炭时发现了崇祯。

“圣上?”方以智先是有些错愕的看着崇祯,待反应过来之后又赶紧大礼参拜,“臣方以智,叩请圣上金安。”

汪伟道:“据臣所知是没有的,那些御史言官大多都是跟风奏事,都觉得此事既可以搏取名声又不会有罢官的危险,不过李辉萼此人却是个例外。”

“是吗?”崇祯笑问道,“为何说李辉萼此人是个例外?”

汪伟道:“因为李辉萼在一个月前娶了魏国公的庶女为妻。”

“庶女?”这时阮大铖插话道,“圣上,那是魏国公的养女。”

“反正就是那么回事。”汪伟道,“李辉萼是在为他的老丈人发声。”

崇祯轻唔了一声说道:“就是说,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朕贬斥黔国公为滇中侯,始作俑者则是李辉萼,然后京中的御史言官为了搏取名声纷纷跟进,不少官员也为之声援,但是内阁以及部堂高官并没有在暗中推波助澜?”

“是的。”汪伟点头道,“大概就是如此。”

阮大铖则说道:“但现在已经形成了舆论围剿。”

汪伟点点头说:“是的,陈良馍还有吴甘来只是替圣上辩解了几句,就在都察院和六科遭到了同僚的孤立。”

“如此事情倒是简单了。”

崇祯道:“那就跟他们打嘴仗好了。”

顿了顿,又道:“阮大铖,你负责说书、戏曲,多编排一些封建礼教害人的曲本,还要让柳敬亭他们多讲讲封建礼教毒害人的故事,比如说为了裹小脚把女儿活活毒打致死,又比如说狠心将活着的女儿卖给死人配冥婚等等。”

“臣领旨。”阮大铖欣然应诺,这个他最拿手。

崇祯又对汪伟说道:“你再找些文章高手,最好是文坛德高望重的,比如内阁次辅张慎言就十分合适,请他们写几篇批驳封建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