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母女(1 / 2)

加入书签

迷糊间,张潼下意识地伸手去拿床头柜上的电话。

这一伸手却不小心把放在床头凳子上喝水的瓷碗给掀翻在地,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

刺耳的声音惊得张潼一个鲤鱼打挺翻起身来,彻底清醒。

拍门的声音因为瓷碗得掉落声,停顿了几秒,紧接着又接着响起来,还伴着响亮的催促声:

“张潼,快点起床,咋睡得跟个死猪样。”钟素芳

“哎哎哎,起来了起来了~”

张潼赶紧摸黑把衣服穿上,熟练地捆起头发,用脚摸索着找自己的鞋子,心里忍不住腹诽。

这老妈还真是要强过了头,这刚过了一个晚上就又开始催命了,啥时候能够让人好好睡个懒觉哟~

听这声音,哪里像是发过一场病的人呀?

一打开门,毫不意外地,屋外没有天亮,只天边有丝鱼肚白,张潼觉得要看清老妈的样子都还有点困难。

“赶紧的,拿上家伙事儿早点上山去。”

钟素芳看见她出来便直接吩咐道,见张潼还傻傻地发愣,干脆把她扒拉到旁边,自己径直朝厨房走去。

“上山去干啥呀”张潼完全不知道要去干嘛,跟着老妈屁股后面也往厨房走。

张潼的寝室和厨房是连在一起的,要去厨房直接从这间房穿过去。

中间留了个门洞,方便进出,在厨房的西南角又开了小门连着屋后的猪圈。

十几年前的玉竹村,大部分人家的构造都差不多。

说来好笑,张潼小时候那会儿经济窘迫的人不少,于是农村里偷鸡鸭的、偷玉米棒子和花生等等成熟农作物的事情不少见,更甚者连人家里的猪油都偷。

因而住人的地方设置在最外边,主要也是为了防盗。

进入2000年后,农村的生活也改善了很多,这些事情基本上没有了,但大家造房屋的时候便都保留了这个习惯。

后来新农村建设兴起后,许多土坯房都重建了,换成了水泥钢筋的小楼。

但总觉得没有那股子亲切的感觉了。

这边张潼神游他处,另一边钟素芳已经熟练地找到悬挂在门洞边上的电灯拉绳,厨房里瞬间就亮起了一盏昏黄的电灯。

虽然灯泡光线发暗,但张潼仍然有几秒钟的不适应,第一反应遮住了眼睛。

“这一天天的脑袋在想啥呢,前天不是就说了要去收山上地里的玉米?”

老妈拿起葫芦做的一把水瓢往铁锅里舀水。

“别以为我昨天病了,你们就又想偷懒”,放下水瓢的时候不忘回头剜了她一眼。

张潼不敢接话,她也是昨天才重生回来,哪记得前天说了些啥呀。

不过山头上自家种了两亩地的玉米她倒是清楚的。

她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老妈了。

每次晕倒的时候吓死人,但很快又跟没事人一样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身体。

又是个急脾气,什么事情都不甘落人后。

这会儿看她利落地生火做饭,张潼怕她一会儿也上山去干活,便赶紧回道:

“哦,哪有想偷懒嘛,我这就去。”

说着便从门洞旁边的工具箱里拿出两把砍刀,再背上灶间已经空出来的背篼。

要走的时候还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

“妈,你可别上来凑热闹了哈,在家给我煮点好吃的就行了。”

钟素芳心里熨帖,想笑又板着一张脸,但眼睛里盛着笑意,故意道:

“我可没打算去,今上午地里的玉米掰不完,你跟你爸可别想着吃饭,哼~”

说完还朝着她翻了个白眼。

“嘿嘿,那你可要失望了,我们爷俩出马,你那点活儿不跟玩儿似的?”

张潼知道自己妈妈刀子嘴豆腐心,笑嘻嘻地道:

“别忘了叫我弟给我送饭来哦,早饭就不回来吃了。”

“行了,赶紧走吧,你爸都进地去了。”

钟素芳对她摆摆手,跟赶苍蝇似的,嫌弃得很。

张潼走出院子左拐准备往山上去,却在上山的小道上看见了睡眼惺忪的张麒。

“小弟,你在这儿干嘛呢?”

现在不过早上五点,想来爸妈也不会叫张麒起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敢耽误了。

张麒放下揉眼睛的双手,愣愣地回答道,“二姐,我也去掰玉米啊~”

张潼揉了两把小弟的头发,感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娃虽然读书成绩不怎么样,但着实也算是个有担当的小小男子汉了。

要放在城市里,这个年纪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

“回去再睡一觉吧,不然以后长不高啦~”

见小弟摇头,张潼心思转了转,便说道:

“姐姐给你个很重要的任务,你把妈看好了,别让她上山来干活,最好多休息会儿,明白吗?”

张麒听见姐姐这样说,想起昨天妈妈晕倒的样子,很是担忧,便干脆地答应下来:

“嗯,这个我一定办好。姐,那你忙吧,我这就回去。”

看着小弟进了院子,张潼继续往山上走去。

上山的小道在林间蜿蜒而上,早风伴着布谷鸟的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