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温束谋反温府搬迁(2 / 2)
跟着温家的,也足够了,温家再苦也不会亏待了他们的。
一个婆子走上前来行了一礼,“老奴年纪大啦,伺候不了老夫人了,这一副腿脚跟着走反倒添乱,老奴就投奔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去了,多谢温府这么多年给老奴一个活计做着。”
说罢上来找了自己的卖身契,也不去钱箱拿银子,“老夫人万万保重身体,苦难也是修行,都会好的。”
老夫人忍着泪,虚服一把。
又有几个上了岁数的婆子前来拿了卖身契,几个年轻的婢女也忍不住了,三三两两来拿了卖身契,咬着牙拿了银子,也走了,剩下的,几乎都是一家三四口都在府里的,或者是十岁左右的小丫头。
白鹭和紫鸳互相对视一眼,互相戳了戳对方,再看看边上站着的依然无忧无虑哼哼呀呀的庶小姐温觅,就像脚下生了根,动弹不得,再看看各自的老子娘也没离开,就更羞红了脸,没再有动作。
“苏琴,你可愿离开?”
大房苏姨娘含泪摇头,“回老夫人话,婢妾要照顾小姐,不走。”
老夫人点头,“林霜,你无儿无女,可要离开?”
二老爷的姨娘林霜大大方方行礼,“老夫人,温府就是婢妾的家,无论是金衍温府,还是以后的城南温府。”
“好,如此,咱们出发。”温老夫人双手撑住圈椅,坚定地站了起来。
等太阳升起来了,等东市的小贩吆喝起来,等西居的大人们都出门上朝,温家人早已过了城门。
过了几日众人才知,温府的大人们都递了辞呈,铺子也卖了,宅子也卖了,人也走了。
城南庄子在蓟县,温家人刚迁进了庄子,就遣散了庄子上将近一半的人,都收拾好了之后,温老太爷把人叫到自己屋子里来训话。
“谨言,慎行,以后家里就靠你们二人了,束儿回不来了,别有什么惹眼的动作,就在这庄子上,住下,咱们变卖的钱,攒下的钱,够你们花上十年了……”
温老太爷并没有因为温束这个庶子参与了谋反就厌弃了他,反而在帝王面前能为温束争取的都争取了,老太爷上了年纪,朝堂上也前进不动了,在两个嫡子一直没有什么作为之时,是温束进了骁骑营,一步一步坐上了骁骑将军,撑起了温府,如今只能说,各人有各命。
“把祖宗灵位摆上,那四箱子书,收拾出来,以后孩子们还是……还是要读书,读书……”
“我们都记下了……”
“以后,你们添了丁,给为父上柱香,也好叫……好叫为父……高兴高兴,啊?”
两兄弟都流了泪,以前有父亲撑着,有庶弟走在前面,他们就好像是上街打酱油的,这一下子,庶弟没了,万一父亲也去了,可如何是好?
“父亲,咱们家会好好的……”
温谨言握着老太爷的手絮叨着,却被老太爷打断了。
“谨言……不要怪父亲……”
温谨言只管抹泪,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边院子里,二房夫人晏生晴呆愣愣地坐着,从小到大,她从未想过自己会离开金衍,搬到一个小县城来。
这二夫人晏生晴的娘家,说起来也有意思。
皇上身边的晏公公收了个干儿子叫晏双初,他得了晏公公的青眼之后,就把老家的弟弟晏双裕接来京城,捐了个官,做的有模有样的,当官不久就得了迁升。
晏双初净了身,不能生育,晏双裕倒是得了四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晏生晴排行老三。
这段姻缘,也是因为温府和晏府把八步口胡同一分为二住着,邻里邻间的,温慎行跟晏生晴就看对了眼,得了晏公公发话,给二人结了好事。
虽说晏双裕个人在朝堂的力量没有温家这么大,可架不住晏家在皇帝身边有自己人,朝堂上当官的大多也都不会跟晏家过不去,要不然这八步口也不能有晏家一份,跟皇家沾了点小边儿的家庭养出来的晏三姑娘,又怎能是心甘情愿搬离金衍的?
可是,准备搬家时,隔着一道墙,晏家连个送信来问一句的人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