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五章:封官赐爵(下)(1 / 3)

加入书签

,签到聊斋,铸造气运神朝

第两百七十五章:封官赐爵

奉天殿外,杜如晦、张仲景、李嗣业、王守仁四人因距离奉天殿最近,殿内的廷议他们也能听得清楚。

此时听完房玄龄的奏议后,在心中思索此策是否可行的同时,也在想着是否可以再加以补充。

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们都明白,如果此刻能够在当今皇上与满朝文武面前显露出自己的才华,之后赏官时,待遇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全都皱着眉头。

殿内,王勐见群臣都在小声地议论,不由自主看向面色沉静的诸葛亮。

他心中倒是有补充的内容,但他既不是忠良之后,也没有当官的父亲,因此心中忐忑。

不知道该不该出列上奏。

诸葛亮感觉到王勐的注视后,侧头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神情中既有忐忑不安,也有跃跃欲试。

稍一思索,诸葛亮就明白他的忐忑,理解他的不安,于是轻轻点了点头。

得到诸葛亮的首肯后,王勐心中大定。

当即深吸一口气,从人群中走出,来到最前面后躬身下拜道:“启禀皇上,草民王勐,另有补充之策。”

群臣为之侧目时,楚昊也颔首道:“尽管言之。”

王勐闻言后对着楚昊又是一拜,又对文武两列群臣拱手一礼,才开口道:“礼记有云‘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玄龄兄只言其一,未言其他。”

房玄龄轻轻点头,拱手道:“请王兄赐教。”

王勐拱手回礼后,面朝楚昊,拱手道:“玄龄兄言,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府县加以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并建巡查司四时监察。”

房玄龄听到这段话后,神情一怔。

他只提了老人,却没有提幼童,而王勐在这句话中为他加上了。

王勐高声道:“草民认为,因明确下令,所在府县,官员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或判刑或罢官,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唯有重罚,才能使各府县官吏惊惧用心。”

“未免官吏以次充好,朝廷每建养济院一所,便从当县取两百亩至五百亩地,其田其粮,因全用于养济院,官吏不得动用。”

“吾皇仁慈,金陵城内凡开山、取木、背石、织布等做工者,不论男女老幼,皆有钱赠。”

“各府县养济院内的良田,也可效彷此策,另请年轻力壮者种植,或命当地府县,差衙役牢吏带牢狱之中服刑之人前往养济院种田,可视其田内亩产来适当减刑。”

“幼童者,因另请当地有学之士教其学问,一切学杂费用由朝廷承担,待其及冠后,应在养济院服役三年。”

楚昊闻言时缓缓点头,王勐所言的确要比房玄龄的更加详细,接着看向下方群臣,问道:“卿等可有补充?”

诸葛亮思索着王勐与房玄龄所说的内容,觉得可以一试。

于是躬身下拜道:“臣觉得可以一试。”

其他人在诸葛亮话落后,纷纷下拜道:“臣等附议。”

“好。”

楚昊缓缓点头,道:“既如此,即命各府县建立养济院,户部在金陵另建一司,名养济司,负责各县养济院之事。刑部另建巡查司,专职巡查各府县养济院。”

“此二司,各设主事一职,官至正五品,其余官员由户部与刑部共议。”

话落,他看向王勐与房玄龄,开口道:“此事既然由你二人所提,便交予你二人负责。王勐即任养济司主事,负责一应调度。房玄龄任巡查司主事,检查各府县养济院。”

王勐与房玄龄心中一喜,急忙躬身谢恩领旨,随后退回人群中。

诸葛亮再次出列,道:“臣之奏有三,其一,其二已禀,其三,前军左都督秦叔宝,自福州入京,路毁庙宇六十二座,获佳粮四千万斤,次粮一千两百万斤,今所有粮食经臣检查,已入粮库。”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今户部粮库,有粮六千八百万斤,鱼虾十七亿斤,臣请济灾。”

楚昊听到鱼虾竟有十七亿斤时神情一怔,但很快想起洞庭湖昔日以十万虾兵蟹将围城,那些虾兵蟹将比正常人都高大,之后四海龙王又送了些鱼虾。

加起来有这么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思索至此,楚昊开口道:“济灾一事暂缓几日,吴起曾率五万武卒前往扬州各县迁徙百姓,算一算日子,应该快要回来了。待他归来时,再进行济灾。”

诸葛亮闻言便退回班里。

紧接着,上官海棠捧着奏折走出,道:“臣,镇妖司统领兼皇城司千户,上官海棠有本奏。”

左子雄走下殿中,从她手中接过奏折,捧着来到楚昊身边。

楚昊接过奏折翻看时,上官海棠也躬身拱手道:“启禀陛下,金陵城目前共有一百七十五万人,其中有五万人已经感染瘟疫,且数量日渐增多。”

“而在这五万人中,已经有一万两千人死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