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国舅(1 / 3)
虽然说乾隆不怎么下榻,但是愉妃的儿子争气,加上性格平和,隐隐有些超然的意思。
一来,她是乾隆潜邸的人。儿女双全,孙儿更是在她的身边。已经不需要争夺乾隆的宠爱。
对于什么贵妃不贵妃的,她知道自然而然就会有的。不需要她额外做些什么。
再说,只要他儿子登基,太后的位置谁能抢的去?
“永琪,此番进宫正好。这几日朕心神不宁,难以理事。你代朕将奏折处理一番,朕去承乾宫转转!”
“儿臣有事要和皇阿玛商议。”
“哦?”
乾隆停下了脚步,坐回了椅子上。
“你说!”
“儿臣如今在皇子中年龄最长,也是时候为弟弟们考虑一番了。”
“如今后宫纷扰,儿臣想,是不是将弟弟们分封出去,让他们有机会为我大清建功立业。或是为我大清开疆扩土,或是南面称孤,为我大清藩屏。”
途迪越说,神情越坚定。
乾隆没有想到自己儿子要和他说这个。
“永琪,你这是要给你弟弟们兵权?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
乾隆深深的看了途迪一眼。
途迪看着乾隆,目光坚定。
“皇阿玛!这并非是给弟弟们兵权。若弟弟们有意建功立业,儿臣愿以白银五百万两助之。可于岭南三省或募兵,或购船杨帆海外儿臣一概不问。之后更可互通有无,助弟弟们一臂之力,坐稳江山。”
“如今,我大清幅员之广,远迈汉唐。再想开疆,要修养三五十年。不然恐有蒙元之患。如果,弟弟们愿意,在外开疆扩土,休养生息,一二百年,彼地又是神州之土。”
“你想让你的弟弟们去往哪里?”
乾隆捂了下自己的额头。阵阵刺痛让乾隆的思绪更加清晰。
“皇阿玛,您看,这里,还有这里!”
“此地乃是殷商故土。如今被西洋人占领。此地土地广袤,物质丰饶。足有我大清六倍有余。如今我大清皇室耽于享乐,没了进取之心。若不早日筹谋,儿臣恐有倾覆之患。”
途迪也不多说,转身就要跑出南书房。
“永琪,如今你弟弟们还小,在等十年吧!”
途迪回过头看向了乾隆,纵然英武,但也隐隐漏出了疲态。
对着乾隆点了点头。
“阿玛,儿知道的!”
这不是皇子对皇帝的承诺,而且儿子对父亲,对自己兄弟的承诺。
如今,途迪的兄弟还活着的,只有老八,老十一,十五和十七了。
十五和十七还没有成年。而他自己,也才刚34岁。途迪不急!
老四,老八和老十一是同母所生。
不过遗憾的是,他们的妃母早在乾隆二十年便因病去世。没有母亲的铺路,这也意味着,他们和大位无缘了。
至于老十五和老十七,都是令妃所生。老十五便是后世的嘉庆皇帝。途迪年幼时颇得令妃的照顾。心中自然感念。
而银妃则是占着自己年轻,虽然目前膝下无子,但是她觉得,这是迟早的事。
而且,因为膝下无子,所以才需要多多借力娘家。皇后打击报复内务府,可真真的刺痛了银贵妃的心。
他家可是皇帝的钱袋子。你一个没儿子的按资排辈的老女人敢这么欺负老娘?
如果是愉妃我还让你三分。就你一个没蛋的老母鸡?
新仇旧恨,天雷勾动地火。自然炸了。
说归说,逗归逗,不管是皇后还是银妃,都动了念头。
虽然自己没了儿子,可是,乾隆的儿子也有没了母亲的啊?
皇后更是想多了一层。
虽然自己的儿子没了,但是自己的孙儿还在!
再加上这段时间的争斗搞的皇宫乌烟瘴气,太后发话了,皇后和银妃想要消停下来。
可是,他们想消停了,但是有人不让。
乾隆四十年五月初一。
对于后世而言,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劳动人民辛勤劳作之余,终于有了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让他们可以安心的休息。
但是,对于大清的官员来说,今天是一场风暴开端的日子。
“诸位爱卿,可有本奏?”
乾隆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大臣,途迪坐在了一旁闭目养神。
大臣们已经习惯了这位爷的存在。
乾隆南巡或是出京的时候,就是这位爷坐在这个位置,进行监国。
最开始,还有几个清流,指着途迪的鼻子说什么不和祖宗规矩法度。
乾隆在的时候没人说什么。
有一次乾隆自流三百里的时候,这位爷乘着船从广州到了天津卫,又从天津卫快马加鞭回到了京城。
监国的第二天,就用私藏禁书石头记的名号,把那几个清流言官阖家流到了宁古塔支援了当地的文化建设。
从此之后,朝中大臣就知道了这位爷不仅仅能挣银子,还特别的小心眼,爱记仇。
言官们不过试探一番,就差点全家死绝。这就导致了接下来途迪所做的事,没有人敢于使绊子。
对于绝大多数官员来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