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与城共存亡(2 / 3)

加入书签

,若不是座下有马匹,让他跑动起来要不多久就气喘吁吁没有了气力。

这毕竟是战前鼓舞士气,身着甲衣显得更加威严些。

人皆一马双骑,杨秉本想留下吴六若是他真的遭遇不测,让他护着亲卷离开。

可是赵盼儿的决然,还有吴六执意跟随在他身边也只能如此了。

一路上长途跋涉,清涧距离绥德城有近四十里的路程,近半日的功夫方才抵达。

他自然不能一人坐着马车前往,只能同甘苦一起骑马前行,待抵达了清涧后亮明身份立刻有士卒将他们迎了进来。

他虽然如今骑马十分熟练了,可是身体上的疼痛是无法避免的。

守城的主将看着面前一身戎装的知县都不敢置信,竟然值此时机还敢跑来了清涧城中。

如今的杨秉未着甲胃,这长途跋涉自然不会着甲。

他面色有些苍白,额头满是密密麻麻的汗珠。

而比起此行的其他士卒皆是面如常态,脸上没有任何土色,反而意志昂扬。

从此处可以看得出,杨秉与这些士卒身体素质相差可见一般。

不过这也是实属正常,这些士卒本就是远远胜过普通人,且日日经过严苛要求训练,而杨秉大部分时间都是端坐在县衙中,怎么能够比的过他们。

在杨秉亮明身份后,两名保定军士卒通报后作为镇守清涧的主将秦安亲自出来迎接。

秦安虽然身为指挥使,可见如杨秉这样的七品文官到来,他依旧十分自然的伏低做小。

一营的最高长官为指挥使,而一营为五都,一都为一百人。

通过指挥使秦安口中得知,清涧如今拢共有步卒四百人,骑卒两百人。

就凭这些人若是与西夏军直面,如何能够抵抗的了。

有人看见知县的到来,虽然士气提起了一些,可是入眼所见的其他人脸上也尽是灰败之色。

与杨秉所才带来的百人士卒相比,士气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杨秉此刻眉头皱起,如今敌寇入境清涧守军竟然只有六百人。

他看向这个身材魁梧看起来有些憨厚的清涧守军主将,再次询问道:“此次西夏犯边,拢共有多少兵力?”

秦安肃然道:“据手下人禀告,此次西夏军大约有两千余人!”

野利旺荣加上未出现隐蔽的步跋子也没有如此多人数,西夏军来势汹汹,守城的士卒根本没有查看清楚。

清涧北靠绥德县,只要不断粮草据城而守问题应该不大。

杨秉看着面前的守将,像是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忧虑。

于是安抚说道:“我此次前来绝无夺取秦指挥使之权,守城之责还需多依靠于你!”

看着杨秉神情认真与他作揖,秦安立刻诚惶诚恐说道:“下官绝无此意,知县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我绝无独揽大权之心!”

他的官职并不低于杨秉,但是在大宋武官在文官面前本就抬不起头来。

他还以为对方是在试探自己,所以立刻回答道。

他心中的确有此忧虑,对于绥德县知县亲自不畏艰险来到清涧,与他们同生死心中的确感动不已。

可是也担心对方会刚愎自用,胡乱指挥导致清涧失守以至于西夏攻进绥德城之中。

杨秉今日长途跋涉本就精神状态不佳,他揉了揉眉心像是能够舒缓疲劳:“秦指挥使你不必过于紧张,这些话就是我的心里话,论韬略和战阵经验还有守城心得我都远远不如你,我此次前来是为了作一杆旗帜为提士气,为正军心告诉这些守卒,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若是清涧城破我也绝对不会苟活!”

“言尽于此,这清涧守城之责便尽付于秦指挥使之手了!”

秦安面对这番话,也是十分动容说道:“要知县死,末将必先死于前!”

杨秉离开了屋子

之中,神情也有一些落寞恍忽,若是清涧城破所有人都活不下来。

他不是一个心如铁石的人,他只不过是忍住不在众人面前露怯。

他只不过是效彷澶渊之战赵恒亲征而已,虽然他的地位比不上当年的赵恒,可是他一县亲民官与军民共生死也已经足够振奋士气了。

这清涧城环境可就只能将就了,本该身心俱疲的他应该很困,可是如今却是没有多少睡意,借着烛火他翻阅起了《太公六韬》。

他倒不是临阵磨刀,对于兵书他也看过许多,对于立志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的他,手中从未放下过兵书。

虽然说他没有实践经验,属于理论大师可是他更相信一句话,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得出真知。

他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自己若是夺了秦安的兵权,自己对于守城的经验一窍不通,要知道一将无能害死三军。

他既不想作那丢了街亭的马谡,也不想作那长平之战的赵括。

他身后是八千多户的绥德县百姓,还有自己亲卷,他没有任何失败重来的机会。

秦安在军帐之中只觉得肩上担子更重了些,明明粮草问题解决了可是心里的压力却没有消减半分。

有人走进了帐内,说道:“将军,您万万不可交权给一介书生,如此重要时机我们干脆将他软禁便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