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华语漫画那些事儿(1 / 2)

加入书签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第116章 华语漫画那些事儿

“你也对漫改电影感兴趣?”

他可是知道,贺希是王维打算大力培养的后备梯队的重要一员,怎么突然对难度极高的漫改电影感兴趣了?

贺希很想说,他感兴趣的,不是单纯的漫改电影。

但他对于超英宇宙毕竟还没有完整的构思,一时不好解释。

所以“唔”了一声,含湖道:“王导让我加入什么版权收购计划,说可能会有收获。”

王传启闻言,撇撇嘴:“那你估计要失望了,好的版权,唉……”

一声叹气,道尽了惆怅。

敦煌顺利融资后,除了开了一部新片和两部电视剧,以及投资微博科技后,最大的计划就是收购版权,或者说,囤积版权。

这两年,敦煌投资的项目无一例外都是出自王维之手,生产队的驴都不带这么压榨的。

至于敦煌自家的剧本库,嗯,说实话,只能算聊胜于无。

这不,老王制定了一个版权计划,以他作为核心,组织一个小团队,准备囤积一些作品的电影版权。

然后他发现,囤积版权还真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

有太多的作品,距离拍摄前很长时间,版权就有了归属。

就算不自己拍,只要有机会,大家都会先买下版权,回头哪怕转卖掉,也可能获利匪浅。

问题是,圈内对于版权的重要性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一般中大型电影公司拿到版权,想要再让他们吐出来,真的是太难了。

尤其是五大,老王看中的很多版权,都早早地被他们握在手中,尝试着接触一番,根本没有拿下来的可能,也就放弃了。

当然,也有些作品的电影版权,整个华娱圈都不咋感兴趣,譬如漫画!

“你看完资料就知道了。”王传启直接把一份调查报告塞给贺希。

后者定睛一看,哑然失笑。

这是一份从漫画诞生,到现状,甚至到未来预测的详尽报告,可见是费了不少心思。

可是,作为资深漫画迷,这些他不用看资料都一清二楚的呀。

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漫画在不同地区的诞生条件都近乎相同——都诞生在一个社会制度变革剧烈的时期!

而且一般是以报刊上针砭时弊的简单图画作为起源,随后因市场需求逐渐衍生出对应的漫画期刊杂志。

最典型的就是美漫和日漫。

前者的发展与大萧条有关,人们渴望英雄降临,于是能够为他们创造英雄的漫画应运而起。

后者的发展是在二战之后,经济较快恢复,文化消费产业却处于极端弱势状态,真人影视打不过华娱,文学打不过传统华语文学市场,别无选择之下,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漫画后来居上。

相较而言,华语漫画比较特殊。

——一开始是以传统文化故事的漫画化起源,只是传统文化积累太雄厚了,导致迟迟没有迈出创新的步伐;

及至战后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机遇与危险并存,漫画也如同那个黄金年代一样野蛮而疯狂,又被国人认为内容低俗,并常常就此进行抨击,“漫画有害论”开始风行……

种种作用下,华语漫画错失了最好的发展阶段,整体影响力始终落后于美漫和日漫。

具体表现为华语漫画界三分天下的龙游、追光和奥美三大漫画公司,或多或少都受到美漫或日漫的影响。

龙游漫画类似日漫,分题材推出作品,在神话漫画、王道漫画、科幻漫画等题材上佳作频出;

而奥美漫画明显偏美漫风格,以一群超级英雄为台柱子,围绕这些角色打造不同的故事;

至于追光漫画,则是两者兼具。

华语漫画的黄金期很短,一直到六十年代,最早接触漫画的年轻人成为社会主流,漫画这种文化才逐渐扩大影响力,并进入漫画商业的辉煌期。

可是好景不长,电视全面普及后,大众需求渠道开始从纸媒转向影视,漫画的危机接迥而至——

“纸媒漫画的销量开始下降;而漫画真人化,甭管是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陈年巨坑;如果不是动、漫联动还玩得转,都可以说漫画药丸了。”王传启总结道。

贺希不置可否,只把关注点放在漫画,尤其是超级英雄漫画的电影化进程上。

——好吧,这一点上王传启说的一点都没错,漫画与电影联动真的放眼全是坑。

最早最成功的真人漫改电影,是好来坞的《超人》;此后无论是华娱还是日娱,亦或是好来坞同行,都纷纷尝试将更多的超级英雄搬上大银幕,结果……绝大部分票房口碑双扑街。

而非超级英雄题材的漫改电影,更是扑到连个水花都没有溅起来。

反正这些年,大家都不敢再碰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了,非超英题材漫改电影更是一律被打进冷宫。

王传启也不知道这算是好消息呢,还是坏消息。

好消息在于,因为电影化进程全是坑,除了少数大热的超级英雄角色或者漫画,电影版权被五大牢牢握在手里不放,其他的电影版权都是在各电影公司间来回转手,只要肯出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