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大观园内风波起(1 / 2)
红楼情僧第二百三十章 大观园内风波起
李闻成将奏折一个个翻看过去,心中冷笑,这大部分奏章,都是弹劾鲁智深四人的。
也难怪,平阳城里面的生意,不论是大离京城,还是北莽京城,很多贵人都在其中牵连颇深。
李闻成早就看这平阳城不爽了,有这种互市的地方存在,大离的王公贵族,为了维护自家生意,都会不自觉和对方暗通款曲。
最后的恶果,就是河中府和洛阳城一有调兵,有打太原大同的准备,马上就有人向北莽报信,导致大离兵刚一出城,北莽早就知道了。
因为中途军队要经过平阳,战火波及,这些大家族在里面的生意,难免受损。
与此相对,北莽想要打河中府和洛阳,对方虽然也会报信,但是北莽都是骑兵,且控制着平阳等消息传来,骑兵都到城下了,大离每每都颇为被动。
平阳已经成了李文成心中的一颗毒瘤,虽然互市银子赚了不少,但大部分根本到不了国库里面,根本抵消不了其他方面的损失!
想北伐打太原大同,想要解决平阳的问题。
但李闻成却不能公开去提攻打平阳之事,他本来就在登基后,就因为没有给四王八公那些贵族足够的好处,导致有些人开始倒向义忠亲王,如今要是再提打平阳,只会加速他们背叛。
太上皇和义忠亲王失势,一方面有义忠亲王身世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有人看准了李闻成奇货可居,拥立他有从龙之功,能获得更大的好处。
什么立朝之本,都是对外冠冕堂皇的理由,最终就是要捞好处。
就像大离朝建朝之前,有些人在大离身居要职,还暗中私通北莽,意图两边下注一样。
在他们看来,谁当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家族能够捞到足够好处,即使改朝换代。
但李闻成登基后,很多王公贵族大失所望,他们不仅没有捞到预想的好处,反而是在很多自留地损失不少!
最典型的,就是扬州盐税一事。
他们终于醒悟,李闻成一方面在削减他们的权力,一方面还想打下北莽,一统河山!
大部分世袭王公贵族本身就属于坐吃山空,不思进取的状态,要打北莽,李闻成也不会重用他们,只会提拔没有背景的将领和官员。
真要是打下北莽,现有的高门大户不仅捞不到好处,还会被军功升迁的新贵压过。
所以现在大离的王公圈子里面,绝大部分是不支持打北莽的,因为没有好处。
李闻成当然知道这一点,但又不能明着和这么多人决裂,那时他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他面对的不是一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人个人,而是千百年来,王朝这颗大树的主干。
世家地主。
他们会以清流,权臣,文人,武人的样子出现,支持着皇权,却又从中汲取养分
皇帝并不是说什么,下面就会无条件服从的,这个阶级,有千百种办法对抗生存。
李闻成真正能相信的人极少,除了现在的宰相于诚,死去的林如海,军中几位老将,四王八公十二候中寥寥数人,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打着自己的算盘。
所以李闻成不能公然表态打平阳,他需要有人为他做这件事情。
殿试的时候,他就做了很多暗示,包括这次恩科进士的历练考核,不受上司节制,自行决断,就是他赋予的。
他又把殿试的武生,全部派往河中府和洛阳,如此一来,他们要挣军功,只能到北面的太原和大同和北莽交战。
而这两条路的交汇处,就是平阳。
当然,练兵也需要时间,可能一年,也可能两年。
在这之前,李闻成只能等。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有人等了半年,就忍不住动手了!
而且最先动手的,是看着像个榆木疙瘩的,最不可能开窍的鲁智深!
李闻成心想,难道此人大智若愚,之前的呆愣都是装出来的?
李闻成也曾怀疑,这只是个巧合,说不定那鲁智深只是想去打仗而已。
然而这几天的战报雪花般传来,李闻成发现,鲁智深四人带着八百兵士,竟然斩杀北莽精骑数百,拖住了对方两千步兵,还烧了对方粮草!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有备而来!
李闻成发现自己看走眼了,鲁智深这人表现的颇为淳朴直爽,实际上竟然深藏不露,心机颇深!
但也太急了点,才练兵一年不到,天时入冬,随时都有可能变冷,这样下去,他们那八百人的营寨,迟早会撑不住。
而且算算日子,那边也快要断粮了,因为河中府的孙绍祖一直按兵不动,甚至来拿粮草都没发。
李文昌见到平阳第一份急报,就派了王子腾去河中府督战,他到了地方,却和孙绍祖两人什么都没做!
王子腾到底是没领悟自己意思,还是已经有别的想法了?
想到这里,李闻成把章公公叫了过来,说道:“去叫于诚召集六部,一个时辰后入宫,商议平阳之事!”
此时大观园内,香菱正护着晴雯,对气势汹汹的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说道:“怎么,林姑娘不在
↑返回顶部↑